而在這個時候,玄源才更加明白自己的追求是有意義的。
修道即修心,對於心的力量,玄源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清晰的感知過。
這個時候,玄源也明白了為什麼天地大劫之中,劫氣為什麼會對有些修士造成那麼大的影響,明明這些修士無論是修為還是道心都是那樣的堅定。
或許,也只有在劫氣的作用下,這些高處不勝寒的修士,才能夠透過強烈的情緒波動,來認清自己內心最深處的執著。
就像玄源現在一樣,只有當真正面臨玄源的時候,玄源才知道自己是那樣的左右為難。
別看玄源剛剛說得很瀟灑,很灑脫,可心裡的苦也就只有玄源自己清楚。
這同樣是修行路上的考驗之一,並且這個考驗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有的只是修士的選擇。
當然,這種選擇大多情況其實是沒有選擇。
玄源除了這個選擇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不只是玄源,青鸞也同樣如此。
因為他們肩負的,不只是自己的大道,不只是自己個人的事情。
作為龍族和鳳族的高層,他們同樣有自己肩負的職責,並且這種職責並不是說想要拋棄就可以拋棄。
玄源和龍族、青鸞和鳳族,他們之間的聯絡是那樣的緊密。
可以說,玄源或者青鸞出了意外的話,那龍族和鳳族的綜合實力都要下降一小個檔次。
或許有的人可以拋開外界的一切,選擇那玄源不敢選擇的方向,可他們的結果,其實註定是悽慘的。
天地大劫又豈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不留下點什麼東西,怎麼可能全身而退。
玄源和青鸞現在的選擇才是對雙方最有利的選擇,即有追求大道的機會,即使失敗了,也不一定會比現在選擇放棄需要付出的代價大。
以玄源和青鸞目前的修為,如果他們沒有過於戀戰,並且注意保全自身的話,其實還是有很大的機率能夠度過這次大劫。
當然,以什麼樣的狀態度過這次大劫,就不是玄源和青鸞能夠說了算的。
一路前行,在玄源的刻意放縱下,和青鸞分別的複雜情緒,依舊在玄源的腦海之中沸騰,甚至愈演愈烈。
玄源甚至在某個時刻,有順著自己的這股情緒,肆無忌憚的在天地大劫之中發洩的想法。
當然,這種想法最終還是被玄源拋棄了,畢竟放縱自己的情緒,不等於放縱自己走向深淵。
玄源放縱自己的情緒,是想要藉助這股強烈的情緒波動,更好的看清自己,而不是就此成為情緒的奴隸。
所謂的放縱,並不代表這股情緒沒有在玄源的控制之下。
恰恰相反,這股情緒一直在玄源的控制範圍之內,並沒有放任它向太過極端和負面的方向延伸。
玄源想要自己更加深刻的記住這股情緒,記住這股情緒的力量。
在之後的天地大劫之中,化悲痛為力量,時刻提醒自己要對得起自己今天的選擇,不能辜負自己以及青鸞這一刻的選擇。
當然,所謂的放縱其實也是有限的。
當這股情緒的力量在玄源的腦海之中到達頂峰之後,就開始慢慢消散了。
等到玄源到達東海龍宮之時,這股情緒已經徹底的從玄源的腦海之中消失了,彷彿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進入到東海龍宮之中,玄源第一時間就發現了東海龍宮的不同。
和以往見到的情況不同,之前的東海龍宮之中基本只有龍族族人在,而現在,不只是龍族族人,其中還包含了大量的龍族陣營的修士。
這些龍族陣營的修士,同龍族族人一樣,都在東海龍宮附近的各個大殿之中奔波,從這裡獲取他們修行路上需要的養料和資源。
從整體的氛圍上看,龍族陣營的修士和龍族族人之間相處的十分融洽,龍族族人也都習慣了東海龍宮之中出現這些龍族陣營的修士。
玄源等龍族高層,作為龍族的掌舵者,或許對龍族的未來有更大的野心,以及更強烈的憂患意識。
可作為洪荒世界中下層的修士,大部分的龍族族人和龍族陣營的修士並沒有玄源等龍族高層你那樣複雜的情緒。
他們都沉浸在龍族的鼎盛之中,沉浸在龍族陣營的鼎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