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玄源等人來說,鎮守龍宮基本等於付出,等於奉獻。
這樣的權利不過是虛幻的,更多的是一種對龍族的責任。
所以在處理事情上,有時輕有時重,也是可以理解的。
告別風龍和雲龍之後,玄源離開了東海龍宮,在第一時間,立刻又回到了自己的道場之中。
同樣沒有驚動小世界之中的其他修士,玄源來到了後山的竹屋之中,盤膝靜坐在蒲團之上,開始了新一輪的修行。
習慣靜修之後,玄源才明白它的真正魅力所在,在挖掘自身的時候,不同於其他時候,一直都是在和自己鬥爭。
這種感覺在經歷久了之後實在太過美妙了。
對於修士來說,特別是堅信自己的修行的修士來說,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比自己的大道法則更加玄妙。
這是修士自己,透過一步步修行,從一點一滴,慢慢搭建而成的。
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自己的大道法則的不同組成部分,在結合之後,又迸發出不一樣的魅力,這對於修士來說,同樣是陌生的。
陌生的並不是大道法則本身,而是大道法則在結合過程之中,發生的種種反應。
這麼多年靜修過去了,玄源才將將明白,在結合過程之中發生的種種反應,同樣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東西。
這也是這麼多年的靜修,玄源獲得的最大的驚喜。
這種以前司空見慣的東西,玄源一直忽略不計,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探索它們之間的變化。
這同樣是一種思維誤區。
就像是化學反應一般,玄源之前只是追求反應前以及反應後的變化,追求反應後獲得的成果,從來沒有去思考,為什麼它們可以這樣反應。
而大道法則結合的過程,遠比化學反應玄妙了不知道億萬倍。
這正是從更基礎的層面上,大道法則上的真諦。
只是這麼顯而易見的東西,玄源之前卻忽略了。
到了這時,玄源想起了以前自己聽過的一句話:“要偶爾回顧一些顯而易見的東西,這能夠讓你明白一些不那麼顯而易見的真理。”
也有人說,最顯而易見的,才是最好的。
這些話當然也有失偏頗,可其中同樣包含這深厚的哲學道理。
玄源有預感,自己很快就將再一次迎來新的突破。
而這一次探索大道法則的結合過程,將會是自己突破的契機。
這麼多年下來,別看玄源一直都是在靜靜苦修,可玄源的積累卻是實打實的。
雖然玄源在自己的大道法則的修行之上,沒有什麼重大的突破,可在細微之處,玄源還是完善了不少的東西。
當這些完善慢慢積累之後,玄源在準聖第二重天上的積累也越來越深厚。
雖然還沒有達到準聖第二重天的極致,達到進無可進的地步。
可距離這個層次,也沒有差得太遠。
如果這一次在探索大道法則結合過程的途中,玄源能真的有所收穫,直接將自己推到準聖第二重天的極致也不算困難,藉此突破準聖第三重天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說這數百萬的靜修之中,玄源並非是枯坐,而是真的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路。
而沿著這條路走了那麼遠,也該到了玄源獲取成功的果實的時候了。
這個新的發現,正是玄源這些年來最好的收穫。
因為他們關乎的不只是玄源眼前的利益,還關乎著玄源今後的大道修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