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基礎的理解,玄源晉升準聖之後,還沒有像這次一樣,有過這麼徹底的重溫,所以對於這些大道法則的許多細節,玄源的印象之中還是大羅之時的理解。
雖然在這些法則之中,大羅和準聖之時理解只有在一些細節上的地方有所出入,大體上是一致的,可對於志向長遠的玄源來說,這都是自己今後修行路上的隱患。
要知道根基才是決定自身能夠走多遠的關鍵所在,對於根基的問題玄源一直都很重視。
要不是遊歷四海和星空的任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龍漢大劫的威脅一直在玄源心中,玄源早就應該這樣總結一番了。
不過機緣巧合之下,現在玄源又足夠的時間總結自身,得失之間,誰又能夠說得清呢?
如果從短期來說,鎮守龍宮五十萬年對於玄源來說或許是一件損傷,可從長遠來看,因為這個任務,玄源有了總結自身的時間,相信未來的玄源一定會感謝現在的這一段時光。
在梳理完自身大道法則框架的基礎法則之後,玄源還需要重新梳理一番他們之間的聯絡,要知道這種獨特的構成方式,才是玄源自身大道法則的核心所在。
對於這框架基礎法則的融合或者說構成方式,玄源當然不會掉以輕心,玄源在這修行的過程之中,一直都在不斷努力完善這個框架,這也是玄源對於自己未來大道的野望。
因為對於這些基礎法則的理解有了偏差,玄源之前構成自身大道法則的框架在細節之處的搭建上自然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甚至在構成的方式上,以玄源現在的眼光來看,還有不小完善的空間,所以接藉著這個機會,玄源當然是選擇一併調整。
而不同於之前梳理單一的法則,儘管只是梳理他們的聯絡,可就複雜度來說,比之前不知道要複雜多少倍。
可以預見的是,玄源要在這件事情上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
時光悠悠,轉瞬即逝。
轉眼已過十萬年,在這十萬年之中,玄源一心多用,一邊盡力監視這龍宮周圍的一舉一動,一邊還要處理龍族發生了一些瑣碎的事。
比如說龍族某位族人在突破大羅金仙之時,對於自身的氣息並不能完全把控,以至於驚擾到附近的族人的修行。
這個時候就需要玄源出手將這暴動的氣息遮蔽掉。
再比如有哪位族人需要長時間的離開東海龍宮,短期內無法回來,需要向玄源進行報備,重新將他要完成的任務分配給其他的族人。
甚至還有剛剛突破境界之後,對於之後的道路沒有有些迷茫的族人,來向玄源請教。
這些細碎的事都是玄源在鎮守龍宮的同時玄源解決的問題。
在做完這些自己本職的任務之後,才是玄源梳理自身大道法則框架的時間。
好在玄源梳理自身的大道法則框架,並不需要一段完整的時間,也不算不可以被打擾,所以才能夠在這樣斷斷續續的時光之中,逐步完善自身的大道法則框架。
隨著自身修為的提高,玄源的眼界也在不斷地拓寬,所以在尋找不同法則之間的關聯性時,玄源也越發輕鬆。
可玄源推演的效率其實並沒有增長,反而有所下降。
這不是玄源自身的原因,而是隨著玄源眼界的拓寬,對於不同法則之間的聯絡,玄源早已不像大羅之時那樣,而是深入到更加細微的層次。
就如同修補某塊布,玄源之前的方式是將斷口處直接粘上,這是修補最為簡單快捷的方法。
而現在,玄源就是採用針線縫補的方式進行修補。
哪怕玄源的手法再熟練,也比不過直接粘的方法。
當然,當玄源採用更加深層次的關聯方式之後,玄源自身的大道法則框架將會更加穩定,玄源的修為同樣會因此有所突破。
當然,以玄源目前的修為來說,還不能夠在所有關聯的地方都採用這樣的方式,不過可以預見的事,隨著玄源對於這些框架基礎法則的不斷領悟,以及玄源眼界的拓寬,早晚會完美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