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歲月的嘗試,玄源屢敗屢戰。
玄源在不斷的嘗試之中,不斷提取失敗的教訓,不斷的完善自己融合三種天道法則之力的方法。
最終,玄源成功了。
將三種不同的天道法則之力融為一體之後,玄源能夠清晰的感知到這股力量的威力。
對於準聖之境的能力,玄源只能從自身的經驗去看待,但是很明顯,這一股力量的強度遠在他自身之上。
三者合一之後,能夠調動的天道法則之力的威力接近他憑藉自身準聖修為直接調動的天道法則之力的兩倍。
更是自己在大羅道果之時,憑藉天地領域這門神通能夠調動的天道法則之力的十倍以上。
如果說準聖之間的戰鬥比拼的對於大道法則的理解,以及對於天道法則之力的應用,玄源的這門神通就顯得極為不凡。
這也讓玄源更加有信心去和那些頂尖的大神通者同臺競技,投身到洪荒天地這波瀾壯闊的時代,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
玄源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因為他的這門神通畢竟只是初創,在三者不同的天道法則之力融合的過程之中,能力轉換的效率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門神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初步成功之後,玄源打算一鼓作氣,繼續推動這門神通的完善。
在又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之後,玄源將這門神通推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推演下去玄源也有把握將其推演的更加完善,不過這需要玄源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再繼續推演下去,投入的時間和收穫將不成正比,玄源當然沒有必要繼續死磕。
雖然這是一門新的神通,可玄源還是把他稱之為天地領域,畢竟這門是神通是從之前的天地領域神通的基礎上衍生的,而且現在的這門神通,同樣倚靠天地圖的玄妙,這個名稱依舊適用。
當這門新的天地領域神通完善之後,玄源的閉關也就此告一段落。
不周山之行,也到了結束的階段。
按照先前的規劃,玄源接下去的目標就是東海。
但是在前往東海之前,玄源決定還是先回一趟自己的道場,從不周山去往洪荒大陸東北部的自己的道場,再到東海的路程確實要多繞點路,可也不算太過誇張。
想到這,玄源收回自己佈下的大陣,徑直往自己的道場飛去。
這次遊歷出門這麼多年,玄源的修為也從大羅金仙來到了準聖之境。
想到自己的道場,雖然玄源在自己道場之內並沒有什麼留下什麼東西,甚至除了佈下一個逆五行化生大陣,改造了道場北部星辰之河到主峰後山之間的暗河大陣形成星辰聖水之外,並沒有做太大改變。
就連玄源生活的跡象,也只有那簡簡單單的一間竹屋。
可不知為何,想到自己的道場之時,玄源還是有了一絲懷戀。
或許是因為恆源山脈是孕育他的地方,也或許是因為恆源山脈是整個洪荒天地之中,真真正正屬於他的一個地方。
可以說恆源山脈是玄源在洪荒世界之中的家,一個人無論他的財富、實力、勢力、乃至健康狀態是怎麼樣的。
都會需要一個家,一個他牽掛的地方。
所謂的遊子,總會玄源一個可以讓自己身體安寧的地方。
我心安處是故鄉。
來到洪荒世界這麼久,玄源早就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真正的先天神魔。
玄源歸心似箭,他的飛行速度自然也就隨之加快。
這麼多年來,玄源其實很少全力的飛行,再加上他到達準聖之境後,自身的修為以及個個方面的提升都十分巨大。
所以玄源全力飛行的速度也遠遠超過之前。
一路騰雲駕霧,玄源很快就來到了自己的恆源山脈外圍。
數百萬年的變化,恆源山脈的外圍早已不是玄源離開時的樣子。
除了整體的山勢還保留原來的樣子之外,玄源看到的是另一個世界。
無數的生靈在恆源山脈安家,其中甚至還有三位金仙修為的存在,不過他們並非先天神魔,而是普通的洪荒生靈脩煉而成。
或許是知道這座山脈是有他的主人的,這三位金仙並沒有在主峰的位置,也就是恆源山脈福地小世界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