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走向現代英國篇上》:從1588年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講起,以大篇幅論述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對遠洋探險、貿易的支援態度,不乏讚美之詞地稱讚了在位時的治國之策。
開明的態度,懂得妥協,聰明地化解了社會矛盾。
再到查理一世的胡作非為,廢棄“大憲章”,反而堅信君權神授,由此引發與議會長達四年的革命戰爭,後來查理一世被處死,君主立憲制由此而建立…
第四篇《先聲奪人英國篇下》:由《專利法》開始敘述,到解決了根本動力的瓦特改良版蒸汽機,再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英國人倚靠本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支援下,推行自由貿易,拓展全球市場……
第五篇《激情歲月法國篇》:從十七世紀路易十四時期,啟蒙國內思想為開端,講述了法國三個階層之間矛盾的由來。
銜接至血腥而殘酷的大革命時代,敘述歐洲大陸各個君主國家對法國大革命的聯合絞殺,再到以革命之子出現的拿破崙,用征服歐洲的方式來詮釋革命的正義之道……
第六篇《帝國春秋德國篇》:以四分五裂的國土事實為開篇,歷經裡德里希·李斯特,透過經濟一體實現國家統一的努力,再到鐵血宰相俾斯麥合縱連橫,透過三場對外戰爭,實現了國家一統…
第七篇,百年維新日本篇》:從十九世紀中葉,四艘美國黑船脅迫日本開啟國門為起點,到1868年,明治維新伊始,事無鉅細地言明,明治天皇求知於全世界之後的舉措。闡述維新初成時的甲午戰爭……
第八篇《風雲新圖蘇聯篇》:由彼得大帝從歐洲遊學回來,推動的社會全方位變革為開端,到繼承彼得改革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引進歐洲的啟蒙思想,重視教育,並試圖起草法律,但改革無法觸動農奴制。
再到十月革命蘇維埃的誕生,細緻全面地介紹蘇維埃聯盟共和國的光輝歷程。
第九篇《新國新夢美國篇》:從“五月花”號載著二百多人登入北美大陸描述,到十八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獨立戰爭,從解放黑奴的南北內戰,到電氣時代……
“回顧500年來各個世界大國發展的歷程,討論大國崛起的關鍵性因素。單一的因素一定是錯誤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卻值得關注:
重視科學和教育、建立起適合本國國情的制度、善於學習但絕不簡單模仿別國的道路。
歷史上的大國依靠掠奪殖民地和武力爭霸崛起,已被證明結局並不美好。
妄圖依靠戰爭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證明結果事與願違:德國的興衰是最好的例證。
同樣,歷史一再證明:沒有永遠的霸權國家,大國的興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歷史法則。”
合上牛皮製成的紙張,何璋玲重重地撥出一口氣。
回望著趴在桌上睡覺的龔雪琴,仰望蒼穹漆黑的天幕,心中一塊石頭終於落下。
不管怎樣,這套二百三十多萬字的系列叢書,沁透著兩人三百多個日日夜夜的心血。
書中內容到1925年止步,有著不少對於將來大勢的預估。抱著依舊熟睡的龔雪琴回床上一躺,呼嚕聲就連外面值勤的“貔貅”隊員都聽的見,他太累了…
1926年7月4日,國民黨發表為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宣言。9日,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
與此同時,一本名為《大國崛起》的系列叢書,悄悄地在上海,廣州,南京,天津,北京等大城市釋出。
一時間洛陽紙貴,供不應求。
書中涉及到的幾個大國駐上海辦事機構,第一時間遣專人護送書籍回國,只因從沒有一本書能,這麼通俗易懂地闡述一個國家的興衰史。
何璋玲龔雪琴兩人,一一在紙上籤上了名字,工整但不漂亮。這是英法美德俄日西葡八國語言版權的簽字授權書,由道班美國總公司負責出版發行。
吩咐威爾士加急送往紐約後,就回到桌椅上坐下,盯著腳跟道:
“威爾士,你來是因為漲薪的問題?。”
威爾士心裡嘀咕:這位爺來上海一年多,除了查辦公司貪腐外,就把自己關在酒店的後院內,兩眼不聞窗外事。
但對集團的事情可是清楚的很,自從去年的那次反腐風波過後,公司的風氣改善了不少,特別是年輕有衝勁的底層員工。
而對安保部稽查科的畏懼與日俱增,有些小動作威爾士不得不停下。見何璋玲如此說,便恭敬地答道:
“是的,先生,但我有些不明白,就員工薪資待遇,道班集團比同行乃至全中國所有工廠都要好。
可為何還要提高待遇,這使得我們集團的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1.8,工部局乃至有中國資本家都好多次委婉地提醒我…”
何璋玲打斷了威爾士的話,盯著他的眼睛道:
“道班集團建立之初,就確定了與員工共同發展的理念,你能為公司利益考慮。
這點上,我是很欣慰的,不過有些事情你暫時還不能知道,知道多了,對你沒有好處。
再有,你手別伸的太長,多問問克倫斯,他現在可是身家數億的大富豪”。
威爾士從何璋玲房間出來,後背被冷汗溼透。回去之後他就給克倫斯打去了一封長長的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