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雖然與何璋玲相處的時間不長,可已過中年的他們,在相處期間裡,對他的秉性,早就揣摩得差不多。
這位大大咧咧的小朋友,是個豪爽沒有什麼心機,待人真誠而又粗心大意,個人實力深不可測的怪物。
蔣瑞元、周翔宇兩人對視一會,紛紛端起面前的酒杯朝向了對面的何璋玲。
左手隨意地搭在椅子扶手上的何璋玲,對兩人的進酒,來者不拒。
坐在旁邊的龔雪琴一看情況,頓覺不妙。她可知道自己這位相處多年的愛人,是個什麼性子,喝了酒以後,就不知道自己姓誰名誰。
不停地給何璋玲使眼色,扯衣服,甚至用上了以前百試不爽的後腰旋轉扭,都沒能改變自己這個不省心老公酒倒杯乾的局面。
見此情況,龔雪琴只好一翻白眼自顧自地吃了起來。
她的小動作,自然瞞不過對面的兩人。
不過,蔣瑞元、周翔宇並沒有說什麼,倒是沒有繼續勸酒,而是小口呡著,與何璋玲就個人發展問題談論起來……
1925年1月12日,上海匯山碼頭,道班集團駐上海分佈總負責人威爾士,攜安保,紡織,日化,機械,娛樂,石油,航運,醫藥分部各部經理近三十餘人,鶴立雞群似的站立於等候區,前來迎接道班集團中國區總經理。
董事長克倫斯一天一封電報告誡中國區域的員工,從新總經理踏入中國土地那一刻,道班集團中國區的所有事情都將直接向新總經理負責。
這源自於1925年1月22日年元旦時,道班集團董事長克倫斯先生,釋出的1925年度工作報告。
報告稱:中國社會即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革,其經濟也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有感於那位中國小先生的救命及事業相助之恩,自到任起,中國區域,但凡道班集團所有事情,皆有新總經理負責,其投資專案但有彙報,美國總部無不準允………
這報告在美國掀起的波瀾威爾士不知道,他有好些年沒有回去過了,聽朋友說,就連總統先生都請克倫斯去過白宮,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可在中國以及上海的知情人眼裡,那就不是一句震驚就可以形容的。
別人怎麼議論威爾士管不著,可道班集團中國區的這些人,他用了一句話就把屬下波動的心給按住了,他是這樣說的:
我與克倫斯在上海共事多年,別以為他的決定是隨意做出的,董事長先生私下在電報裡說過很多關於這位新總經理的事:
沒有這位新總經理,就沒有道班集團的今天。且為人和善,不拘小節,一眾下屬這才放下心來,於今日來此迎接新的老總。
何璋玲一行人隨著人群走下旋梯,抬眼望去,人潮擁擠,人聲鼎沸。
接親的人與朋友熱烈擁抱,一輛輛黃包車猶如螞蟻般,由此出發奔向上海的各個角落。
不用刻意去找尋,威爾士那幫衣著光鮮的人群就出現在何璋玲的眼中,他緩步走向威爾士的方向,龔雪琴,卡特緊隨其後。
威爾士拿著手中的照片,數次抬低頭後,確認了那三位就是他們要接待的,於是有威爾士領頭,一眾道班集團中國區的高層領導向何璋玲的方向走去。
“您是董事長先生?”威爾士向何璋玲問道
“您是威爾士先生吧,克倫斯可是很多次提起過你”
何璋玲如此回道。
威爾士握著何璋玲的手,說著一些場面上的話,接著向何璋玲介紹隨行人員。
“這是安保部經理,德國人馬克斯”。
何璋玲上去同其握手,並用德語不太熟練地言道:
“德國還會崛起,只要十年”。
馬克斯一愣,神情有些激動,何璋玲拍拍他的手,指著卡特道:
那位卡特先生是你同鄉呢,總參謀部的,你們聊會兒”。
之後就和威爾士介紹的每一位部門經理握手致意:
“這是醫藥部卡爾,美國人”
“這是日化部施密特,德國人”
“這是機械部康拉德,德國人”
“這是紡織部中田讓治,日本人”
“這是航運部傑拉德,美國人”
“這是娛樂部格朗特,美國人”。………
坐上威爾士的汽車,何璋玲就閉目養神,沒有看看沿途的風景。其實何璋玲很想看看,但為了在下屬面前裝深沉,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