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有這樣的規矩?”
“有!這是唐周令開司以來就有的規矩。陛下不可以見到唐周令任何一個臣工的真面目。但唐周令所有臣工唯陛下馬首是瞻。非經陛下宣召,不得覲見!就算要覲見陛下,也絕不是以唐周令屬員身份前來見駕。”
“你剛才說,唐周令不是受朕所節制嗎?可是,為什麼朕要看一看你們的真面目,都不被允許?”
“陛下,唐周令雖受陛下節制,但唐周令還有一個規矩,唐周令所為之事,只對陛下和天下負責。為陛下與天下計,唐周令及其屬員,其實均是在黑暗裡做事,而且,唐周令行事,毋須上奏。”
“毋須上奏?假如你們造反呢?”
“唐周令誓死效忠吾皇陛下,無論誰敢造反、叛逆,殺無赦。唐周令牌一出,必有叛賊授首。”
“朕要如何才能相信你的話?”
“臣下不需要陛下相信。陛下只要知道最近是否聽聞奏報朔陽太守李思突然暴病身亡、荊益二州刺史別駕王康、陳賢遭人暗殺?還有,遼東太守公孫常上表乞骸骨、江東刺史陸精請求自降俸祿?”
劉宏猛地站了起來:
“難道,他們有如此遭遇或有如此作為,均是唐周令背後所為?”
“臣不敢隱瞞陛下,確係唐周令運作。唐周令為陛下前驅,替陛下分憂,有膽敢越權、欺瞞、魚肉百姓、叛逆者,臣盡誅之!”
“天啦,怪不得這些年,朕感覺到好像朕的江山裡潛伏著一支神秘的力量,而且,這一支神秘力量,是自朕登基以來,越發宏大。現在看來,果真如此啊!果真是有一支神秘力量在幫助朕躬!”
“為陛下效忠,分所應當!然,唐周令也是自本朝起開始恢復原氣。臣錢堅今天冒死覲見陛下,實是向陛下陳情:本朝嬰帝、殤帝、衝帝、質帝以來,唐周令也屢遭打擊,已然到了最危險的境地,致使主人蒙塵,見辱於宦豎與外戚。”
錢堅說到這裡,淚流滿面,嘴裡連稱“死罪”。
劉宏連忙走下來,扶起錢堅:“愛卿不必傷心。朕剛剛錯怪於你,還望見諒!”
“臣死罪,臣豈敢!臣只是想讓陛下知道,這麼多年來,宦官弄權、外戚專權,均使唐周令差點兒傾覆。加上地方官員及豪族,也屢有對唐周令進行嚴厲打擊。唐周令其實是在臣下主持之後,才得以緩過氣來。這也是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沒有人來向陛下履職的原因。”
“原來如此!”
劉宏說完,緩緩地坐下。良久,才又問道:
“那麼,愛卿此去,將如之何?”
“臣已探知,張角手下也有一個機構類似於唐周令,這就是陰陽司。陰陽司與唐周令已經數次交手,互有刺探,致令張讓、趙忠已經查明唐周令的存身之所與相關動作。”
“這如何是好?”
“不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臣等已有萬全之策。今日特來回稟陛下,就是提醒陛下提防張讓與趙忠這兩個閹人。”
劉宏長舒了一口氣:“天啦!這都成什麼事兒了?”
“陛下,臣現在要告退了。今後陛下要有何指令,可著可靠之人將指令傳至臣下手裡,臣下庶竭駑鈍,鞠躬盡瘁。”
“那朕躬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找到愛卿呢?”
“陛下出示自己手中的唐周令牌即可。據臣所知,本來陛下手中應該有一張唐周令令牌。陛下手中的令牌,與臣下所有唐周令屬員的令牌大同小異,但有一個根本區別,陛下的令牌上,有一處需要極其認真細辨才能看清,那裡是一輪太陽。陛下拿到這個令牌後,萬不可隨便把玩,以防再度丟失。據臣最近多方打聽,陛下所執令牌傳至和帝之後,便不知下落。臣懷疑當初應該是為殤帝時太后鄧綏所獲。只是奇怪的是,鄧氏臨朝與鄧騭將軍並沒有啟動唐周令,不知是什麼原因。臣懷疑鄧家兄妹並不知曉唐周令這一機構,也不知道這一機構的設立目的何在,其後歷朝皇上都未能獲悉有此令牌。當今陛下洪福齊天,唐周令生機再現。陛下的令牌,請寬限罪臣幾日,將那塊令牌找出來。”
“愛卿如何尋找?”
“臣會潛入皇宮,仔細查詢。一定要把那塊令牌找到。”
“需要朕幫忙嗎?”
“不勞陛下煩擾。陛下此後可以安駐西園,皇宮那裡,臣下會神不知鬼不覺地前去查詢。一俟找尋到,臣便為吾皇奉上。今後,陛下有什麼指令,只需要將此令牌放在御書房西牆書櫃縱三排橫三排的格子中一個暗箱裡,同時附上相關指令,不出三日,便會有唐周令屬員為陛下傳達訊息。”
劉宏聽到這裡,驚訝得目瞪口呆。他聽明白了,在他的身邊,就有唐周令屬員。也就是說,他貴為皇帝陛下,身邊也一直會有一雙雙眼睛盯著。
“等等,容朕細想一下。愛卿,我們可不可不以不這樣玩?”
“不這樣玩?那怎麼樣玩?陛下,只有這樣的玩法,才是最安全的。陛下,唐周令不能再遭重創了。唐周令既然是暗地裡的行者,就讓唐周令處於這樣的狀態吧!這也符合當初光武帝在創設唐周令的初衷!”
“什麼?唐周令為光武大帝所創?”
“是!陛下!”
“等等等等,你的話越來越繞了。這都到了哪裡了?我一點兒都聽不懂了。你是說唐周令從漢武朝就一直存在?”
師傅講到這裡的時候,曹頡也吃了一驚,這個唐周令,原來是從光武大帝時候就有了,這算下來,都兩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