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如本來只是順嘴回答一下方錦書的問題,也想到的自己會自討無趣,但是沒成想方錦書的話還會有峰迴路轉的時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開始說起自己還記得的事情。
“當時我去這個地方是因為此處臨海,又恰逢雨季,遭了洪災,朝廷這邊準備好的糧食卻遲遲沒有送到,百姓開始暴動,所以我才走了這麼一遭。”
方錦書聽到這事之後倒是有些好奇“朝廷裡面官員那麼多,為什麼要你過來啊,要是那個時候百姓聽不進去話暴動,你不就完了?”
“當年的雨季本來就是很多地方都糟了災,官員光是處理這些事情就好幾天沒回家,我身為太子就怎麼可以躲在他人身後。”宋清如認真的開口“更何況他們也是我的百姓,我做的不好,他們要發洩也是理所應當。”
“你這句話說的倒是還有點人性。”方錦書點了點頭“那後來呢,你到了那裡是怎麼讓那些百姓安靜下來的?”
宋清如慢慢的開口“我特意過來一趟,當然是會帶上賑災需要的東西,百姓暴動無外乎只是覺得自己已經活不下去,現在我帶來了可以讓他們生存下去的東西,她們自然不會再做這種糊塗的事情。”
方錦書倒是突然說了這麼一句“說起來也挺嘲諷的,如果百姓不暴動、不為自己著想的話,朝廷就永遠不會發現他們做的那些為百姓好的事情究竟有沒有落到實處?”
“是啊,有些時候事情就是這麼的讓人無奈。”宋清如贊同的開口“本來以為是好事一件,結果一通折騰反而變成壞事,發現的及時還好,如果不及時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所以我一直在想,既然朝廷都能夠發現這種大事流程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採取相關的措施?”方錦書忍不住開口“難不成的每一次事情發生了,都要一個實力說得過去的人親自出面嗎?”
宋清如何嘗不知道這是一個大問題,但說白了這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法子可以解決“沒辦法,貪官汙吏這種事情是屢禁不止的,哪怕是再清正廉明的朝廷也會有三兩個蛀蟲。”
“究竟是屢禁不止還是朝廷擔心傷筋動骨?”方錦書反問了這麼一句“自古以來,凡是天子想做的事情就沒有做不到的,說屢禁不止也好,說毫無辦法也罷,都是不夠果決!”
“可是上位者一旦將事情做得太過,只會讓下面的人感到寒心,長此以往一樣是江山社稷不穩。”宋清如開口說到“帝王又何嘗不想在自己的治理下海清河晏、盛世太平,可身居其位,難免會有個中酸楚。”
方錦書聽到這話之後都是嘲諷的開口“你看,這不就是你們上位者慣會為自己找的藉口嗎?箇中酸楚,說到酸楚,你們是吃不飽還是穿不暖呢?”
被方錦書這麼一說,宋清如也沒有一個好的方式可以回話,但他也知道,方錦書說的是事實,而自己說的是現實。
商陸看到方錦書這個樣子,倒是跟著開口“殿下,其實我也覺得郡主有些想法很對,既然發現了問題,我們就應該去改,現在皇上還年輕,我們也正當時,為什麼不趁著這個機會去試一試呢?”
“這種事情說來簡單,可要真正操作起來你也清楚有多難。”宋清如嘆了口氣“我之所以說沒辦法,是因為有些事情代表了很多人的利益,稍有不慎,我們便會走到萬丈深淵。”
聽到宋清如的解釋,方錦書倒是嚴肅的開口“有一句古話說的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要去的地方必須經過一條路,你知道路有猛虎,難道你就不去了嗎?”
“我只是覺得我們沒有必要在沒有勢力的情況之下迎難而上,如果路有猛虎,我們何不多花費一些精力尋找另外一條途徑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呢?”宋清如慢慢的開口。
“那猛虎呢,就放他在那裡,任憑他危害其他的路人嗎?”方錦書質問了一句“粉飾一時的太平就能夠達到長久的安穩嘛?”
“郡主,其實殿下作為太子,這些事情他也有自己的思量,而且拋開其他的事情不談,殿下在為國為民上還是很有自己的見解。”察覺到方錦書的言語越來越急迫,商陸倒是打起了圓場。
在商陸的有心勸慰之下,另外兩個人在是發覺到了氣氛的不對勁,明明最開始的話題只是談論一下他們要去往的地方如何,倒是沒成想說來說去已經上升到如此層面。
“抱歉啊,本來只是想和你談一談當地的民風民俗,倒是沒成想又把事情扯到這上面來了。”知道這件事情是自己率先扯起來的,方錦書倒是沒有猶豫的就開口道歉。
談到這種事情,宋清如也正經的很“你沒有需要道歉的地方,你說的那些本就是事實,如果朝廷做得足夠好,根本就不會讓人提起這種事情。”
喜歡醫品毒妃不好惹請大家收藏:(tw.醫品毒妃不好惹新書海閣繁體版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