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中,在外面行動的,又有幾個是完全‘正常’的?
謝小萌並不在意,倒是對這盞燈籠好奇的很。
她一邊簽字一邊問:“為什麼帶著個燈籠?”
“有了它,迷霧就不能靠近了!”
年輕女孩晃了晃燈籠說道,“這是法器,開過光的。”
“喔,這樣啊!”
謝小萌簽好字,“能不能給我看看?”
“不行!”,年輕女孩把燈籠往後一擋,生怕她搶似的。
——不給看就不給看吧,緊張個什麼?
看著兩人帶著燈籠離開,澹澹霧氣籠罩的過道中,霧氣真的被燈籠所散發的光暈排開了,只是那別樣的光好像比迷霧還要滲人,人在裡面,就算很近,也只能看到一個模湖和扭曲的輪廓,就好像那上面散發出來的光是有形體的,就跟水一樣。
聳聳肩,回到家裡,將所謂的愛心補給包開啟來看,發現並沒有最需要的維生營養液,還需要出門一趟。
迷霧籠罩下的城市自然是冷清,可是這次,確有了不少提著燈籠穿行的人,如果濃霧像水,這些燈籠上散發的昏黃的紅光就像油,兩者並不相容,就好像一張素淨的畫布上潑灑的油墨,極其的醒目,又極其的神秘。
行人如此,還能照常營業的商鋪也是如此。
門口一個燈籠照亮門廳,店內一個燈籠排開了濃霧,越是靠近燈籠的地方就越是濃豔,人只在燈籠照射的範圍活動,果然沒有任何異常的事發生。
維生營養液並不難買到,常去的哪家關著門,隔壁卻有一個燈籠照耀小巷,一盞盞燈籠下竟是一個個擺著地攤的人。
“店裡的地方太大,燈籠又太小,所以就……”
街口,謝小萌在一個攤位上買到了維生營養液,攤主這樣解釋道。
“這是什麼東西?那來的?”,謝小萌指著燈籠問。
“最新科技……聽說,是人皮製作的”,攤主壓低聲音,神神秘秘的說。
“我看看行不行?”,謝小萌問。
“看看可以,別動,這可是吃飯的傢伙。”
人皮燈籠,僅憑這個名字就給了它豐富的內涵和一連串的聯想,也許取這樣的名字用意在這裡。
至於是不是用人皮製作的,反而是次要的,大機率不是,否則……人皮那來的,總不能從人身上剝下來的吧?
誰知用觸碰之後,面板特有的細膩觸感告訴她,這玩意搞不好還真是人皮製作的,看著紋理,看著……
“在哪買的,我也去弄一盞。”
“不是買的,是申請的。”
“怎麼申請?”
“你的有理由啊,我們是為了保障基本的物資供應,你呢?能跟我們一樣在這種鬼天氣出來擺攤?”
“那算了,沒時間。”
“就是”
“你忙,我再逛逛。”
沿著小巷走下去,發現了很多熟人,也有跟她一樣沒有燈籠也在逛攤位的人,霧氣這樣重,幾步之外連人影都看不清,那些燈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影影憧憧的,勐不丁的就冒出個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