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婷突然有這樣的感觸。
都是年輕人,氣性來得快去的也快,逛了幾個街邊的小攤販後,四個人就有說有笑了。
“哇,還有買風箏的?”
一個玩家的攤位前,胡楊指著上馬掛著代表風箏的縮小簡略圖,迫不及待的點開看。
這玩家攤主見是幾個遊客,懶洋洋的懶得搭理。
【烽火戲諸侯的DIY風箏,品質:無,注:泡妞把妹專用。】
“遊戲裡還有這種道具啊?”,胡楊驚奇的說。
“這你都不知道?這種叫裝飾品,沒系統屬性的。”,方青虹說。
“那我們能不能做?”,朱玉婷看了一眼它的售價,像是發現了什麼商機,兩眼放光。
“可以的”,江河說,“得有材料,但這東西沒多少技術門檻,以後做的人多了就不值錢了。”
“也是”,朱玉婷一想確實是這個理,就有點洩氣。
1200萬遊客呢,光這個楓葉鎮就不知道多少,這時候看都有點人滿為患了。
遊客和玩家很好區分的,遊客的ID不能隱藏,也沒有那麼稀奇古怪,玩家的ID可以隱藏,長得、穿的都不一樣,NPC的ID是恆定的,無法隱藏,以顏色來標識陣營、狀態和是否有敵意。
感覺線上把所有人都化成了一個個鮮明的階層,讓人一目瞭然,而現實中是看不到的,只能自己去體會。
晚上賣DIY小東西的攤位特別多,感覺‘遊玩’‘休閒’的意味特別明顯,有賣風箏的,有賣服飾的,有賣飾品的……全都是沒屬性的DIY產品,價格還比較貴。
既然要創業,這明顯是個創業的方向,朱玉婷幾人逛了幾個後,都覺得做這些並不是很難,大不了在現實中找人學學再練習練習也就會了。
“你們也想做?”
一個擺攤的玩家聽了他們的議論,插話進來說,“乾脆我的攤子轉給你們吧?包括全套工具,都是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雜貨鋪可沒得賣”
朱玉婷幾人對視一眼,胡楊問:“你做的好好的為什麼要轉給我們?”
“這不是你們來了嘛”,這玩家倒是坦誠,“夕陽產業了,早點轉手,免得砸在手裡”
這話初聽不理解,轉念一想,可不是這樣咋地。
遊客的時間成本跟玩家的時間成本不同,遊客可以專心致志的做,而玩家只能當副業,否則就得不償失。
如此多的玩家上線,肯定要一窩蜂的進入玩家們兼營的副業,類似沒多少技術含量的,價格會跌的很徹底,很快就競爭不過了,與其到時候被逐出市場,還不如趁早收手。
這攤主是賣手工DIY飾品的。
羽毛的、骨飾的、金屬的……各式各樣,琳琅滿目,做工比的上線下的小作坊了,能憑自己的雙手做到這種程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肯定用了很多時間來練習。
女生嗎,對這種東西天生就感興趣,而且服飾和飾品這一行,怎麼都不會過時。
系統道具、裝備雖好,卻不能完全滿足玩家們對美、對標新立異、對個性的追求,沒有屬性的飾品,很好的彌補了這些方面。
而且,飾品做得好,還有可能進入附魔、鍊金的相關產業,給附魔師和鍊金師做初加工和零部件,那就是錢途無量的行當了。
幾人都很心動,奈何……
“可……我們沒錢!”,胡楊說。
“沒關係,我可以先欠著,但你們要答應我幾個條件”,這位玩家攤主不像是在開玩笑。
這種好事兒誰會錯過?
四個人馬上變得緊張認真起來,“什麼條件,你說。”
“第一,要籤靈魂契約。”
“靈魂契約?”,朱玉婷問。
這玩家攤主又向他們大概科普了一下靈魂契約是什麼,朱玉婷四人連連點頭,反正他們也沒打算賴賬。
“第二,要收利息。”
這個要求都懂,也不過份。
“利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