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市電動腳踏車廠原是個小五金廠,老闆薛良棟五金加工行業出身,辭職創業,創辦這家不到50個工人的小廠子。
十幾年前他見國家大力推行清潔能源,又見大街上的電動車多了起來,感覺這是個機會,就毅然轉型,投入老本將廠子改造,並推出了“黑鳥”牌電動腳踏車,很受周邊縣市的歡迎。
可惜的是,薛良棟這人文化水平不高,有點小富即安的根深蒂固,成功之後不想著做大做強,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還維持著不大不小的一個廠子,滿足於周邊縣市的市場,等其他競爭對手紛紛殺入,黑鳥牌電動腳踏車就不夠看了。
市場被蠶食,廠子的經營狀況每況益下,很快就到了庫存擠壓、資金週轉不靈的境地。
沒辦法,他只能隨波逐流的看市場上缺什麼他就做什麼,能賣出去什麼就跟風什麼,給人代工,山寨人家的產品,勉強活著。
轉機出現在一個多星期前,突然有個人冒出來說要投資,開出來的金額將他砸蒙了,對方不要求廠子的控制權,但要求對廠子進行升級改造。
這種好事兒跟天上掉餡餅似的,傻子才會拒絕。
鉅額資金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注入這家平平無奇的小工廠,舊的廠房推到,新的廠房拔地而起,用了不到三天。
大量現代化的機器裝置進來,眾多來頭讓人眼暈的單位和技術專家將他的小工廠改造成智慧化、全自動的車間,他的工人只需要往傳送帶送原料,出來的就是一頂頂樣式新穎、質量可靠的摩托車頭盔。
啊,對了,對方只對摩托車頭盔感興趣,對其他生產線不屑一顧。
對此薛良棟又喜又憂。
喜的是廠子起死回生,有了資金,有了技術,有了這幫強人相助,就算比市面上的那些名牌產品也不差什麼。
憂的是銷路,產品生產出來了,可怎麼推向市場著實讓他犯愁,自家的牌子不行,白瞎了這麼好的生產工藝和質量了,這年頭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這天他正看著從流水線上下來的頭盔想著怎麼開啟銷路的事兒,一個電話打來,讓他喜上眉頭。
“真的,客戶真的要訂購一萬個?”
“廠長,人還在我們銷售科坐著呢。”
“招待好客戶,我馬上過來!”
薛良棟離開車間就往辦公樓跑,中途想起合夥人,連忙打了個電話。
“呃……我知道了,你接待吧,我就不露面了。”
薛良棟一聽急了,一開口就是一萬個,說不定就是個大客戶,後面也許還有訂單呢,這銷路不就開啟了嗎,怎麼能不重視呢?
但他明顯相差了,這位投入巨資、手眼通天的合夥人並不是不重視,而是太重視了。
“老薛,滿足對方的一切要求,一定要把這筆生意談成,我出面不太方便,記住,一定要談成!”
這不是廢話嗎?
薛良棟掛了電話,無心理會合夥人的古怪,急趕慢趕的趕到辦公樓,在銷售科見到了那位大客戶。
一照面他就一愣,但這一愣之後他就熱情的迎了上去,滿臉笑容的握住了對方的手,歡迎,歡迎啊……
“薛老闆,又見面了!”對方笑盈盈的說。
薛良棟又愣了一下,這才恍然大悟的一拍腦門,“瞧我這記性,原來是吳老弟啊,怎麼樣,上次那批貨還滿意嗎?”
“不滿意就不會登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