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那好,你們自己說,這筆錢到底借不借?”
“借呀!為什麼不借?”
“好,既然借,要是還不上,怎麼辦?你們給個辦法吧!”
“……”
最後,這項條款被寫進了成立申請檔案裡,作為無法償還債務的最後手段,債轉股。
教育部正在推行教育行業的創收行動,以減輕國家教育經費不足的壓力,對於將要成立還沒市場化的專案到底有多大的前景,部裡的領導也是信心不足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願意借款一百萬元,他們當然願意,又不佔股份又不違反政策,這多好。
於是,京城大學科技公司的成立申請檔案正式批准了。
京城大學正式任命羅貫中同志為京城大學科技公司的黨組書記、總經理,學校專門安排了科技公司的財務和辦公室人員。
這時候還沒有公司法,企業的性質只有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和個體工商戶,沒有股份制和有限公司這些形式。胡星河的這一百萬元就是和京城大學科技公司私底下籤訂了一紙借款協議,借款人是京城大學科技公司,出借人是吉賀祥,也就是胡星河的姥姥借的,和他可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八三年的十月初,京城大學科技公司正式成立了,老羅卸任了教授的工作崗位,成為了學校三產公司的頭頭,而胡星河、劉全、耿忠、汪浩幾人就提前開始了實習工作。
技術研發部的老王就是個科學家,他對生意不懂,可對技術就特別的痴迷,現在他正在會同兄弟單位一起生產樣機。
說起來,這套鐳射照排系統原理模型機已經完成了,可是要商業化還需要一段時間,至少各個零配件的生產和軟體的升級都需要時間。按照原來的歷史,這套系統要到一九九一年才能正式上市呢,現在想馬上上市是不現實的。
前世為什麼這套系統要七年後才上市,主要還是錢的問題。現如今胡星河注入了這筆錢,讓他們這些科學家可以安心的完善系統了。
在老羅的辦公室裡,胡星河坐在一邊喝茶,劉全、耿忠、汪浩看著老羅大眼瞪小眼,因為上班好幾天了,除了一些瑣碎的事情之外,沒什麼事幹。
老羅放下手裡的茶杯,看著心不在焉的胡星河,“星河啊,現在公司沒什麼業務,你看咱們要從哪裡入手啊?”
“對,星河有經驗,你先說說。”
“我有什麼經驗啊?”
“現在照排系統還出不了產品,我們也不能幹等著啊。”
大傢伙都看著胡星河,看他有沒有什麼主意。
“咱們代理計算機吧,就在這兒賣。”
“啊?計算機?我們沒有貨源啊。”
“也沒有自己的店鋪。”
“也沒有營業員。”
“沒貨源就去找,沒有鋪子就去租,沒有人就去招聘,這還用我教你呀?!”
“也對啊!”劉全咂咂嘴,看著另外兩個。
“老師,我想去趟香江,那裡是離咱們最近的資本主義地區,我準備在那兒找找貨源。”
“嗯,也行。你就去吧,公司給你報銷。”
此時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剛剛起步,已經有十一家科技公司在這兒紮營了,集中在白石橋路、海淀路、中關村路這個“F”型地帶裡,這裡就是未來非常著名的“電子一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