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這段時間,老王忙得腳打後腦勺。
水電工把每個院子的自來水全部接通到每個房間,然後還改建了衛生間。
首先就是洗臉盆和坐便器。
洗臉盆好說,這會兒陶瓷的沒有,胡星河就讓他們安裝搪瓷盆,用木架子固定,下水接鐵管。
坐便器就更是沒有了,這些東西要有也得是進口的,可是現在國內根本就買不著,於是就用蹲坑加木座椅進行組合。
沖水槽放在衛生間的棚頂上,讓客人看不見,這樣就好看些。
再有就是淋浴問題。
現代的浴缸沒有,胡星河就讓木匠做一個木頭的浴缸,依然安裝了上下水。
至於下水直接就集中到了十三號院子。
胡星河向房管所提出了申請,要在各個院子裡開挖化糞池,在侯德海的支援下,這個申請被批准了。
在化糞池的問題上,胡星河耍了一個心眼,原本是每個院子一個化糞池,現在他把化糞池集中到了十三號院,其他院子的化糞池就被他挪作它用了。
幹什麼了?用作地下室了。
從拿到批准檔案那天起,胡星河就以開挖化糞池的名義,用鋼筋水泥在庭院裡建出了地下室。
地面上用一塊塊的防彈玻璃來透光,底下則是五米的淨高,還建有高大的立柱,燈光一開,金碧輝煌,這三個地下室主要是當做會議室來使用的,也算是充分利用政策,也算是一個臨時的人防設施吧。
十三號院的庭院下面是真正的化糞池,可是池子的開口卻在院外的大街邊上,由一塊一平方米的預製板蓋著,還加了鎖,防止有人掉進去,並在蓋子上寫上了文字,“危險!化糞池口!”
旅社的前臺被胡星河安排在了十七號院的倒座房裡。
這裡古色古香,一張定製的酒店前臺擺在倒座房的大門裡,營業執照和特種行業許可證掛在牆上,牆面上掛著幾個時鐘,在鐘錶的下邊寫著BJ、紐約、東京、倫敦、巴黎的中英文字樣,時間是按照時差調節的。
其他房間就是辦公室了,有財務室,銷售部,保安部,布草間等。
在一進院的西南是廁所,還改建了開水間和雜物間。
這就是觀海樓旅社的辦公處。
而十六號、十四號、十三號的倒座房都被改建成了開水間,服務室,保安室和雜物間。
老媽和小姨最終決定還是先辦理病假,然後看情況再說。服務員是街道招來的,二十個女孩是客房服務員,先按照學徒的工資,前臺三女三男,八個保安。
廚師兩人,幫工四人。
這些就是全部的招聘員工,姥姥趙桂芝是總負責人,老媽龔雪是副經理兼財務,小姨龔莉是銷售經理。
胡星河讓老王雕刻了四塊牌子,在十七號院門口掛上“觀海樓旅社一號院”,在十六號掛上“觀海樓旅社二號院”,在十四號掛上“觀海樓旅社三號院”,在十三號掛上“觀海樓旅社四號院”。
這些牌子一掛上,整條街的街坊就開始議論紛紛了。
當得知這是街道辦的旅社的時候,也就自動的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男女員工齊聚十七號院,看著富麗堂皇的院子,姑娘小夥兒一個個的直嚥唾沫,他們見這院子這麼規整,自己就要在這兒上班了,心裡的激動不言而喻。
老太太自然要出來說兩句,這個發言稿是胡星河寫的,老太太背了半宿。
“孩子們,我是你們的所長,從今天起,你們就要在這裡工作了,你們工作的物件都是外國人,咱們要加強外語的學習,積極主動的提供服務,把咱們的旅社辦好……”
老太太的講話很順利,可下面的培訓就不是那麼順利了。
首先就是外語。胡星河從學校找來了英語教授,專門來培訓接待口語。
每天上課時間是兩個小時,回家還要繼續背誦單詞。最後,胡星河還找來了外教,和這些姑娘小夥對話,搞得這些小青年各個的頭疼。
還有就是禮儀培訓,胡星河找關係從剛成立沒多久的航空公司裡找來的乘務長,培訓服務禮儀,他這會兒也管不了專業不專業了,只要有那麼回事就行。
至於這個旅社能不能接待外國遊客的問題,這幾天他就是在忙這個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