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號,星期天,小雪。
胡星河一大早就去了東四小姨家,大家吃了早點,收拾了一下就步行去六條胡星河的新房。
這一個禮拜,李振祥找了些人,把院子裡的積雪打掃乾淨了,又把北房和東廂房打掃出來。
今天,胡星河和小姨商量著,在新房開個夥,意思一下,開春之後,再好好的拾搗下房子。畢竟現在大冬天的,幹啥都不方便。
兩個孩子留給李奶奶照看,胡星河、龔莉、李振祥、李爺爺四人帶著鍋碗瓢盆、白菜土豆大蘿蔔、半斤五花肉和一酒瓶的豆油去六十一號開伙。
開啟院門,院子裡整潔乾淨了許多,雖然昨晚又下了點清雪,把院子裡的磚鋪甬道覆蓋了一層,可還是能看出院子是清掃過的。
眾人一起來到北房,把身上的大衣脫到堂屋的椅子上,又一起來到了東廂房。
原本東廂房靠南的一間就是廚房,裡面的灶臺和煙囪都在,只是沒有鍋。
眾人七手八腳的先把鍋安放在灶臺上,然後引火燒鍋,一會功夫,廚房裡就冒出濃煙來。
“我去,不行,可能煙囪堵了。”李振祥被燻得一臉雀黑,兩道眼淚沖洗出來的白痕,逗得大夥哈哈大笑。
於是又把鍋抬下來,用小耙子把灶臺裡的草灰扒出來,又伸進煙道里使勁的捅了捅。
“先試一下。”胡星河摸出一張廢紙,讓李振祥點著,然後他把燃燒的紙條伸進煙道,火苗就呼呼的被風抽向煙道里,連煙都被抽進去了。
妥了,這就說明煙道是通的,還挺好用。
於是重新把鍋坐上,燒鍋。
這回灶坑裡的火焰呼呼的燃燒起來,大鐵鍋一會功夫就冒起了青煙,鍋底就紅彤彤的了。
“把肉皮扔進去蹭。”龔莉把五花肉皮遞給了胡星河。他知道這是開伙的規矩,先要把鍋燒好,用肉皮使勁的蹭,這樣的鐵鍋才能使用,既不生鏽也不粘鍋,這都是老百姓的生活哲學呀。
“哈哈,成了!”看著燒紅的鐵鍋在肉皮的滋潤下,青煙繚繞,肉皮從鍋底到鍋邊都一一蹭到,蹭完之後,肉皮已經被烤出了焦糊味,捲縮成一團了。胡星河心裡高興,這開伙算是很順利的。
灶臺的一角,堆放著一堆木柴,這是前一天李振祥幫著準備的,以後還要胡星河自己買才行。
這邊李爺爺和龔莉開始拾搗菜。冬天的京城也沒有什麼青菜,只有大白菜、土豆、蘿蔔這些。
這邊龔莉開始燉蘿蔔、炒大白菜、炒土豆絲,五花肉就是點添頭,當佐料使了,每個菜裡都放點,沾點葷腥。
那邊胡星河、李振祥去北房的東耳房裡,鼓搗燒炕去了。
這個院的北房格局和李振祥家的格局正好相反。他家的正房三間帶一個西耳房,這樣西屋的火炕就在西耳房裡燒。而胡星河的正房是帶一間東耳房,他的東屋就有一個火炕。
兩人就在東耳房的灶坑裡生火燒炕,架上木頭燒。還好,這個灶坑點火很快,一會就火光熊熊了。
煤爐子就在東耳房,兩人也把火生起來,因為沒買煤球,他們只能燒木頭了。
看著火燒旺了,這才把爐子拎到堂屋,掩上房門,找出棉簾子,掛在門框上。一會功夫,堂屋裡的溫度就升上來了。
倆人忙乎了一身汗,外面龔莉就叫他們吃飯了。
東廂房一共三間,靠南的一間是廚房,剩下兩間就是餐廳。
一張大圓桌,四把椅子一圍,感覺正好。
剛出鍋的炒菜一個一個的端過來,胡星河趕緊起身接過菜盤子放在桌上,然後就往院外跑。
“星河,幹嘛去?”李振祥問。
“我去買瓶酒,這開伙不喝點怕是不行。”
“二鍋頭就行。”李振祥笑呵呵的在後面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