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夜已經深了,但東宮的書房裡依舊是亮著一盞燭燈的。昶臨每次都會將底下官員呈報上來的事項一一整理,於次日上朝時再作彙報,無論大事小事,他都會親自過目。
清若端著一碗秋梨湯,輕輕推開書房的門。“殿下,歇息一會兒吧,天干氣燥,得喝秋梨湯潤潤肺才行。”
他依舊是低頭專心看著公文。“放著吧。”
她放下湯後,便主動在旁替他研墨。他消瘦的肩胛骨在衣袍下凸顯出形狀,看得她心裡一酸。他的身子狀況又虛不受補,補藥也不能多喝。
昶臨擱下奏章,輕輕揉了揉酸脹的眼睛。“……幾時了?”
“亥時已過。”
“你去休息吧,不用等我。”
清若瞥了一眼他桌上放著的一紙公文,這段時間幾乎每夜都見他在修改上面的內容。“殿下修改的,像是昭輝律法?”
他依舊充滿著戒備,迅速將紙張捲起。“這些朝政之事與你無關。”
她怕又觸碰到他身上的逆鱗,不敢再繼續多說,只好囑咐他儘快趁熱喝掉那碗秋梨湯。
—————————————————
昭輝帝憬瑞仔細的閱覽了昶臨呈上的奏章,沉思了良久。“若朕批准你試行新法,你打算如何實施?”
“兒臣打算在朝堂和民間一起實行,一是正朝廷風氣,查處大小官員層層剝削、收受賄賂之事;二是正民間風氣,懲辦欺壓百姓的市井惡徒。”
昶臨繼續說道:“盛世施仁政,亂世用重典,兒臣以為無規矩,則不成方圓。只有以更嚴厲的律法,才能撥亂反正。”
朝廷的腐敗之風日益嚴重,並非他視而不見,而是背後盤根錯節,牽連甚廣,要想整冶絕非易事。此時昶臨提出的新法,倒與他的心意不謀而合。
“好,朕就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來試行,若是成效明顯,便可正式頒佈此法。”
聽到這個好訊息,昶臨內心激動萬分。“兒臣定不負父皇所託!其實兒臣還有一事想請父皇恩准。”
“你說。”
“兒臣想讓衛城將軍和大理寺杜少卿一同協助兒臣。”
“衛城將軍…….“憬瑞頗為讚許的點了點頭。“喬家一向忠心為國,他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不過那個杜子央就…….“
他回想起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心中還是有氣。“朕讓他到大理寺想打磨打磨他的銳氣,他卻毫無悔改之意。他還寫文肆意詆譭大理寺卿,真以為朕不知道他乾的那些好事?”
他從鼻子裡重重撥出一口氣。“你還是換個人選吧。”
昶臨只得小心委婉的勸諫道:“父皇,兒臣在草擬新法之時,其實也有子央在旁協助的功勞,他在大理寺的這段日子,對民情民生都瞭解得十分詳細,父皇不如再給他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