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影子知道陛下的意思便是讓潛伏在國師府中的探子,從今以後的身份不再是密探,而是作為僕人的身份生活在國師府了。
......
“各位大人早!”
“國師早!”
“這冬至節喝上一萬羊肉湯可真是暖和,老夫現在渾身都是暖洋洋的額。”
“那不是,昨日吾府中可是宰了五隻羊。今日回去準備再吃上一回。”
麒麟殿旁的偏殿裡面,諸位大人們紛紛打著招呼,等著上朝。
楊子墨與眾人打完招呼便來到了鄭國的面前。
說起鄭國,或許大家不知道,但是鄭國渠確實如雷貫耳。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韓國因懼秦,遂派水工鄭國入秦以疲秦,獻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資財,削弱秦國軍隊。未曾想此舉適得其反,促使秦國更加強大。
《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鍾(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隨著後面的部門改革,鄭國就順利成為了秦國建設部的部長,今年已五十有七。
這些年在鄭國的領導下,秦國許多的大型基建專案都是由他主持修建的。特別是水利設施的建設,更是少不了他的存在。
“鄭大人!”
楊子墨靠近鄭國身旁,打著招呼。
“見過國師!”
鄭國起身回禮,滿臉不解的看著楊子墨。
“本君有一個想法,想要詢問鄭大人一番。請您幫著參考一下。”
“國師但說無妨,老夫定當知無不言。”
知曉了國師的來意,鄭國捋了捋鬍鬚,自信的說道。
其他注意著楊子墨身影的大臣,此刻也靠了過來,準備旁聽一番。
“本君計劃在黃河與長江之間修建一條大運河,把這兩條大河貫通起來,促進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加強南北之間的聯絡。您看是否可行?”
嘶!嘶!嘶!
楊子墨話音剛落,整個偏殿裡面頓時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響起。
國師的想法,可真是膽大至極啊!
“國師,吾秦國修築三百餘里的鄭國渠可是動用了數十萬人,足足修築了十年才完工。現在要是連通黃河、長江兩處河流。兩地可是足足相距千里,工程太過浩大啊!”
馮去疾聽到楊子墨的想法,頓時被驚呆了。國師近些年看來是有些飄了。如此浩大的工程,至少要動用工人上百萬,所耗費的時間更是不敢想象啊。
楊子墨也知道工程太過浩大,但是在這之間,春秋時期已經修建了不少的運河,再加上途中會經過很多的湖泊已經河流,從可行度上來說,還是可以的。
“國師此舉,也不是不行。不過工程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時間都不是小數,以老夫的估算,或許會影響到秦國的發展。整個國內到處都缺人,若是修建運河的話。至少需要百萬的工人,老夫認為還是有些不妥!”
鄭國想了想,還是說了實話。
修肯定是能修的,最主要的還是人手不足。其他的都還能想辦法的。
“如此,本君便有數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