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剛剛那番話的意思,隗狀猶如條件反射一般,當即開口說道。
長城、始皇陵、阿房宮、十二金人、馳道、直道、靈渠可是秦國的七大大型工程專案。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麗山。發北山石槨,乃寫蜀、荊地材皆至。”
除此之外,修建長城更是動用了數十萬的民夫和駐兵進行修建,後來楊子墨來了之後。進行了改革,長城、始皇陵、阿房宮、十二金人、馳道、直道均已慢慢降低了修建的人數。
長城、始皇陵、阿房宮、十二金人四個專案更是直接停工了,為的就是讓這些大量的勞動力回家種地,推動秦國的建設。
靈渠因為其重要的意義,沒有停工。已經在六年前(公元前214年)修建通航完畢。
馳道主要用交通,方便皇帝出巡,而秦直道用途主要是軍事作用,可以作為運兵通道。但是隨著水泥道路的出現,這兩者已經停止了修建,現在主幹道都是慢慢換成了水泥道路。
十二金人隨著鋼鐵的大量出現,已經不了了之。現在堆在了始皇陵的工地上。
其他的三個工程,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用時很長。以始皇帝的智慧,長城多半不會修了。但是帝陵和阿房宮這兩個還真說不準。
“陛下,臣也認為長城不需要修建了。六國已經完全消逝,殘存的人也被清理,阿房宮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陛下現在更是龍體康安,帝陵的修建不必急於一時。隨著秦國的發展,帝陵以後修建定會更加的雄偉壯闊,比現在修建會壯麗很多。”
其他人也紛紛站出來委婉的勸到,這些專案都是耗時耗力的工程,現在正值秦國高速發展的時候。可不能被這些事情耽誤了。況且現在的陛下也不像五十的人,比他們還年輕不少。
作為帝國的重臣,他們可都知道陛下修煉了仙法,至少可壽百載,帝陵的修建,時間還很充足。
“諸位愛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長城、阿房宮就此不在修建。但是帝陵....”
始皇帝拖長了說話的音調。
“諸位,不若逐步增加修建帝陵的人手,在不影響秦國的建設下,適當增加人手。”
楊子墨趕緊出列建議道,這種事還真不好說。索性就選一個折中的辦法。
“這....”
眾人也不好繼續要求,畢竟帝陵大修的話對秦國的發展有影響,不修的話又不太好。
“臣附議!”
諸位重臣思考了一番,覺得國師的辦法可行,便出聲同意了。
這也是始皇帝不想獨斷專行罷了,要真是動真格的話。還真沒有人能勸住始皇帝,他可不是一般的帝王。
“陛下,你看經費的事.....”
楊子墨又把眾人帶回了這筆銀子的分配上,科學院最近有個大專案急需大量的經費,由不得他不著急。
“國師勿慌,朕以為......”
始皇帝和眾人的目的都達到了,眾人紛紛聚在一起討論具體的分配方案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