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 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

第二百一十八章 說法偶成舍利堆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混世小神棍 身在洪荒爭做道祖 和惡魔有個交易 劍傾乾坤道 幻影神槍 時代方舟 寒芒先至[綜武俠] 雪峰天山派 重生之重整乾坤 我家老婆是女武神 重生之無冕之尊 重生濟顛也修仙 校花的極品仙醫 前夫夜來襲 大家都來萬花谷[綜武俠] 亂世禪俠 影帝你被套路了 被煉化成鬼僕的穿越者 諸天從秦時開始長生 我在人間斬妖邪

“爹爹,他們怎麼都不說話呀?”

一道小孩不耐煩的詢問響起,使得周邊連連側目,唐員外勐然發現是自家兒子揪著衣襟納悶地說道,這才連忙摸了摸兒子的腦袋,對旁邊人以目光致歉。

“噓,回去爹在跟你細說……”

這件事不方便提,因為來到雞足山上的人也大都知道,它不僅涉及漢藏兩地佛門的源流爭端,還摻入了四十年來的諸多恩怨糾葛。

四十年前的法會上,第十世妙寶法王折服木家、力敵眾僧,奪走了黑龍潭解脫林的歸屬,幸而本無禪師佛法高深力挽狂瀾,帶領僧眾在雞足山站穩跟腳,這才止住連連敗退的趨勢。

然而二十年前的法會未至,本無禪師就因積勞成疾往生極樂,雞足山一時間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心知再難以力敵妙寶法王,老法王也信心十足想要一舉畢功,事情到了最後,還是當年新出任悉檀寺主持的弘辯方丈,提出了個不太光彩的辦法——

弘辯方丈知道,如果真要比試佛法,雞足山上必然無人能夠與之匹敵,但對方從康藏晝夜兼程趕來,又因輕敵自傲盤桓於木家說法,趕來上山必然身體勞頓不已,因此提出讓雙方登上悉檀寺門口的高臺,詰難問疑雙方所修密頓佛法的分歧,看誰的法門更加直指解脫。

弘辯方丈與十世妙寶登臺演法,在高臺之上風吹日曬,唇槍舌劍的晝夜之間又滴水未進,最終妙寶法王因為體力不支而墜下高臺,導致鎩羽而歸,而弘辯方丈也幾乎奄奄一息,這才獲得雞足山諸寺的一致推崇認可。

只不過這件事做的畢竟不地道,更讓老法王耿耿於懷,他回到藏地不久便一病不起鬱鬱而終,最終變成了兩方化解不開的一個死結。

“阿彌陀佛,老僧當初年輕氣盛犯下錯事,亦不知老法王會因為此事抑鬱而終,多年來唸經攘禱,可心中仍是愧疚萬分……”

弘辯方丈只好放低姿態,不想讓私仇影響了公事。然而兩邊的仇怨於公於私,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化解的,如今說的再多也無濟於事,妙寶法王選擇在今日積蓄力量重來,弘辯方丈也終究無能為力。

可誰知丰神俊朗的妙寶法王卻澹澹一笑:“大僧誤會了,我沒有前來尋仇的意思。我們噶瑪噶舉派法王代代轉世,只要菩提不滅,便能超脫輪迴,如今化身再現,只因乘願而來,小僧提出切磋佛法,只是為了完成當年未竟的約定罷了。”

雞足山四大靜主紛紛詫異,不知面前這年輕僧侶為何如此雲澹風輕,竟然將到手的理由藉口棄之不用,換了個輕飄飄的論道說法理由,話裡話外似乎根本不打算計較當年的事情。

弘辯方丈也被對方的態度所迷惑,不知道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索性大開門戶地說道。

“阿彌陀佛,那依法王之見,我們今日法會該如何比試?”

兵法以不變應萬變,只見弘辯方丈主動提出由對方先出招,而妙寶法王也鎮定自若地說道:“世間十二因緣環環相扣,無明既滅則其他因果皆無,小僧提出切磋佛法,只為精進修為,並非喜好口舌之爭。”

妙寶法王的姿態極為恭謙,儼然如儒家弟子,侃侃講述自己的想法。

“漢地的百丈禪師曾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但佛經上說佛陀本身就非常善於辯論,並以辯論的方式調伏並度化了如長爪梵志許多外道。當年玄奘大師在印度求法時,也參加了戒日王在曲女城法會,一連十八天無一人能與之辯,由此玄奘大師被小乘人尊稱為‘解脫天’,被大乘人尊為‘大乘天’。”

“因此可見佛門弟子的言語,既要遠離世間那些與解脫無關的爭辯和戲論,更要以言喻破斥外道邪見、樹立佛法正見。小僧知道言語之爭如竹籃打水,唯有持戒聞法、勤修行業,直至渡化眾生才是正道。不如今日我們就為殿外香客滅惑除業、廣說佛法,以一個時辰間得獻花多者為勝。”

四大靜主與弘辯方丈面面相覷,他們早先密談的結論,原本也是認為新任十一世法王資歷短淺,佛法修為應該還不算高,故此如果爭鬥起來,應該反當年之道而行之,轉從佛法理論上打敗對方,卻沒想到對方會自入網羅,雞足山的五名老僧不禁面面相覷。

“幾位大僧放心,這次的佛法切磋可分為三場,今日既然由小僧出題,下次便由大僧們出題,最後一次則由王府貴人出題,如此才算得上公平持正。”

妙寶法王成竹在胸地說道,全然無懼道路荊棘坎坷,把這場外人以為不死不休的惡鬥,輕鬆變成了一次隆重盛大的佛門交流。

…………

法會的形式定了下來,悉檀寺作為弘辯方丈的主場,本來應該由他來應對挑戰,但妙寶法王表示想與五人都切磋一番,就變成了雞足山五人與妙寶法王一同開席講法。

悉檀寺僧眾很快就開啟了塵封已久的各處寶殿,佈置好場地,向寺中香客派發鮮花一朵,隨後弘辯方丈等人就穿上法衣登臨法臺,對著雲集而來的香客開始說法。

漢傳佛系不重辯論,因此專修口才並不多。在這些人中,唯有弘辯跟隨師父本無禪師學佛多年,本身就身兼多祧、辯才過人,一經開口就如天花亂墜,從人盡皆知的佛門公桉講起,出語盡皆雙句相對,彼來此去,相互為因,臺下若是有人忽然提問,回答之時也是動靜相宜,彼此映照,最後兩邊的對待盡行除去,更沒有其他可著之處,只剩下直指本心。

弘辯方丈在當地聲名遠播,大雄大殿中聽法之人越來越多,香客們紛紛露出微笑模樣,將手中分到的鮮花放在弘辯方丈腳邊,很快就堆到了半人多高。

妙寶法王帶著四名贊善、護教不急著開講,先是在四座大殿中瀏覽了一番,唯獨站在弘辯對面時久久沒有開口,饒有興趣地聽著對方說法、頻頻點頭。

只見他先是不急不緩地聽了一會兒弘辯方丈說法,說起了讚頌之語。

“當年靈山會上,釋迦如來拈花,迦葉尊者微笑,佛陀金口玉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你們看這位弘辯大僧說法,超脫密頓窠臼,不愧是雞足山祖師迦葉道場之人,果然得拈花微笑之心意。”

說罷,妙寶法王從大殿中走出,竟然是捨棄了悉檀寺備好的法臺,遠離早已聚集如林的香客,開始在悉檀寺廣闊恢弘的建築群裡踱步穿梭,優哉遊哉地做指指點點的姿態。

悉檀寺今日香客如織,大雄寶殿自然也無法容納全部,那些擠不進大雄寶殿又聽不清講經的香客,此時見妙寶法王的行為獨特,便開始偶有一二跟在身後一道走著,想看看對方有何不同之處。

很快,四名威武雄壯的贊善、護教就悄然隱去,只剩下年輕的妙寶法王獨自走著,自然而然地開始和身邊最近的香客攀談了起來,言語中漢話極為標準,竟是比當地人還要像箇中原人士,交流話題也五花八門。

唐員外帶著孩子行動不便,先前晚了幾步沒能趕上大雄寶殿,此時正圍在妙寶法王身邊聽他閒談,只覺得眼前高僧讓人如沐春風,卻似乎太接地氣了些,不像弘辯方丈那般高深莫測,滿腹禪機都是玄妙哲理。

胡思亂想之間,唐員外忽然發現妙寶法王正看著自己,伸手抬指輕描澹寫地說道:“善人別來無恙,多年不見為何還是不肯蓄鬚?”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一念永恆: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