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皇太后終是還有些不太放心耶律隆緒,所以又讓自己的心腹干將耶律成材到東京來擔任觀察使,一來是協助耶律隆緒統籌南征之前的一些準備工作,二來,也是盯著耶律隆緒,免得這位帝黨玩什麼花樣。
耶律隆緒二百來斤的人,起碼有一百七八十斤的心眼兒子,論起陰謀詭計,便是耶律珍也要甘拜下風。
不過耶律成材是屬於那種能在一團亂麻之中發現真正要領的人物,有他盯著,便不擔心耶律隆緒。
同時,二人也有分工,耶律成材的主要注意力放在趙國,而耶律隆緒則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齊國劉豫那裡。
趙國這邊,不管是宋王趙瑣也好,還是趙王曲珍也罷,都是屬於老實角色,好擺佈一些。而齊國的劉豫則沒有那麼聽話了。
周曙光送來的五千兩黃金耶律成材毫不客氣地便收下了。
作為一個官場的後起之秀,他委實是沒有多少錢財,所以,但凡能弄到錢財的時候,他是絕不客氣的。
所以,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貪官。
如果不是承天皇太后罩著他,他早就因為這個垮臺了。
但他收錢是收錢,做起事兒來,卻也是絕不馬虎。
他的信條是,錢可以收,但事不見得給你辦。
除非你真有幾把刷子。
曲珍與趙瑣兩人鬥心眼兒,耶律成材自然是懶得理會的。
在內心深處,他甚至還偏向於曲珍一點。
趙瑣你只不過是一個吉祥物,居然還想手握軍權,這可玩得有點過了。
你老老實實地呆在宮裡睡覺就好了,需要你的時候,把你拉出來游上兩圈,叫喊幾聲就好。
你要軍權幹什麼?
想要鹹魚翻身嗎?
所以耶律成材在周曙光軍隊的問題之上,的確是準備收錢不辦事的。
不過在半個月的軍演之上,耶律成材還是推翻了自己原先的決定。
因為周曙光的軍隊,在一眾剛剛整編過來的漢軍之中,委實是太出色了一些。
與很多樂觀的遼國將領認為南征將會輕而易舉的時候,耶律成材並不這麼認為。蕭博、耶律大樹這些人的死亡,已經證明了南宋軍隊的強悍,盧本安的大敗,更是讓耶律成材警惕。太后對南宋抱有強烈的戒懼一點兒也沒有錯,這樣一個對手,你必須把他扼殺在襁褓之中才是最好的。
光是大遼軍隊並不夠。
大遼的疆域太廣闊,需要軍隊的地方太多,能夠投入南征的,耶律成材替太后算過,絕不會超過二十萬人。
所以,能夠讓趙國、齊國這些附庸國擔負更多的軍事作戰任務將來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但從前期他們的表現來看,到時候只怕有些難堪大任。
但周曙光的軍隊讓他眼前一亮。
雖然全軍上下都幾件相樣的盔甲也沒有,武器也委實有些拿不出手,但一出場,那佇列,那氣勢,立時便將前面已經出場的幾支盔甲鮮明的隊伍給比了下去。
要耶律成材說的話,前面的那一些,最多能算是沐猴而冠。
“這支軍隊是怎麼一回事?”他轉頭看向一側的曲珍:“看了半晌,終於有了一支像樣的軍隊,卻破破爛爛的像是一個叫花子。總督走的時候,明明說得很清楚,要把庫房裡的那些舊制式甲冑,武器都武裝給改編軍隊的,莫非你把這些東西都貪汙了?”
“觀察使誤會了,只是時間緊迫,還沒有來得及發到他們手裡去,等到軍演過後就能全部辦好!”曲珍小意陪笑,心裡卻也是後悔。自己應該親眼看一看這支軍隊的,早知道是這個樣子的,自己便是再低上三分也要將他們拉過來啊。現在被耶律成材看上,估計再也沒有他什麼事了。
耶律成材點了點頭:“回頭讓這個軍的將領來見我!”
說完這句話,他站了起來,對著居中而坐的趙瑣冷冷地道:“宋王也不要太勞累了,你身子不好,還是多加休息為好,像這些與軍隊聯絡的事情,就不要再操心了,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跟趙王都不好交待不是?”
趙瑣的臉色頓時蒼白起來。
“像前段日子,你發的那篇討江寧偽帝檄文便做得很好,號召江南士大夫共起抗擊偽王的文章現在在江南也流傳甚廣,宋王把這些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看著頭上大汗淋漓的趙瑣,耶律成材冷哼幾聲,揚長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