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羅繹上一次輕車簡從而來不同,這一次,卻是浩浩蕩蕩十幾輛車子,數百人,屬珊軍更是將這座小小的城池緊緊地圍了起來。
過去,這裡可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
雖然駐紮著數千屬珊軍,但這些屬珊軍看守趙敬只不過是一個名義,主要還是把目光盯著周邊的女真部族身上。
至於宋國的這些俘虜,沒有人在乎他們,是死是活,更沒有人理會。
這兩年來,凍餓病歿的金枝玉葉王子王孫又豈在少數?
照樣是往大坑裡一丟,幾鍬土下去便塵歸塵,土歸土,來年春上,萬物復甦,瑩瑩青草長出,便連最後一點痕跡也沒有了。
孫淳笑咪咪地走下了馬車。
作為承天皇太后的心腹嫡系,如今的孫淳身為政改之後的中京朝廷的吏部左侍郎,權傾天下,真可謂是跺跺腳,這天下便要震三震。
與蕭二郎蕭誠在江寧的政改稍有不同的是,承天皇太后並沒有完全廢除過去的國族歸國族,漢人歸漢人的兩軌統治辦法。
在上京,南院和北院仍然存在。
只不過與過去大宋的六部九卿一般無二的成為了擺設,只有位置,沒有權力。
而在中京的這一套由政事堂統轄六部的辦事體系,才是真正的權力中樞。
在中京辦公的,是當權的權貴。
在上京坐臘的,是失勢的傢伙去那裡養老。
羅頌替承天皇太后仿照大宋過去的兩軌制設計的這一套政體,很好地解決了皇太后又想集對,又不想引起國內老一輩的太大反彈的問題。
不差你們錢和待遇,但其它的事情,你們就不要攪和了。
過去這套體制對於大宋來說,是沉重的財政負擔,冗官冗吏,成為了朝廷甩脫不了的包袱,但現在的遼國,可不存在這個問題,沒錢了,就找什麼趙王晉王齊五搜刮便是。
而現在的承天皇太后,也是生財有術。
過去基本上絕大部分的物資都要仰仗大宋的局面正在迅速地得到改觀,從大宋擄掠而去的那些工匠,正在成為遼國的生產中堅。
大量的技術工人,正在深刻地改變著遼國的現狀。
趙敬興奮地不顧體面地迎了出去,但那些打頭軍隊長長的矛刃之上插著的一個個頭顱又要讓他震恐不已。
“都是些想對君上不利的傢伙!”孫淳只是微微欠了欠身便算是見過禮了,倒是趙敬,叉手齊眉,行了一個大禮。“都是南邊派來的刺客,想要謀刺君上,不過呢,我們也是早有防範,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本來前兩天就該到了,但是為了多引一些這樣的傢伙飛蛾撲火,便多等了兩天,果然收穫頗豐!”
趙敬悚然而驚。
“多謝孫侍郎相救之恩!”
“舉手之勞,舉手之勞!”孫淳笑著居高臨下地看著趙敬。“宋王,還請接大遼皇帝陛下的旨意!”
趙敬楞怔了半晌,這才恍然明白過來。
一撩袍子,他居然就這樣直挺挺地跪在了雪地裡。
曾經的大宋皇帝,與遼國先皇耶律俊稱兄道弟的一國之尊,就這樣跪倒在了孫淳的面前。
眼中掠過輕蔑之色的孫淳很快地便掩飾住了自己的情緒,聲情並茂地朗讀了大遼皇帝敕封趙敬為宋王,並賜歸東京的旨意。
宋王為南方諸王之首,統趙王曲珍、晉王柳全義、齊王劉豫,甚至連河北路都劃歸到了宋王的統領之下。
“臣謝恩!”趴地叩首,高呼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