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頂在最前頭,直面對手。
用他的話來說,老子頂在最前頭,要是遇到了什麼危難,左右兩翼的都得飛奔來援助我,要不然,回頭老子就能砍了你的腦袋,你還沒處說理去。
這樣的混帳邏輯,便連魏武也拿他沒辦法。
駐守杞縣,是周全的任務,如何排軍佈陣,自然是他說了算。
當然,這樣的統制,也讓全軍上上下下五千人服氣。
如今白羽軍已經擴充到足足兩萬人了。
而周全帶領的這支部隊,亦是僅次於魏武主力的隊伍,新兵最少,只佔兩成,剩下的,都是百戰老卒。
像另一個統制張藉,麾下雖然也有五千人,但基本上沒有多少白羽軍老底子,不是降卒編練,就是剛剛進入軍隊的新軍,戰鬥力與周全所部,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只不過張藉這個人也很傳奇,屬於那種天生自帶光環的福將,功勞有時候找都要找到他的頭上。
僅憑這一點,魏武也從不小覷他。
運氣,也是將領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這事兒,你說不清道不明,但他還真就存在。
在睢縣一戰之中擊敗盧本安之後,大宋軍隊旋即向前挺進,直到佔據了杞縣之後,這才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而杞縣,距離東京,已經不過百里之遙,可謂是近在咫尺了。
新建的營房雖然是土胚茅草房,但裡頭卻修了火炕,士兵們更是從頭套到腳下鞋襪,都是入冬之前新發下來的嶄新的冬裝,而且是兩套。
據說,以後每一年都會再發兩套。
一套是輕薄的羽絨,一套是厚重一些的棉絮。
在武校學習的時候,張任曾經去參觀過軍用品的很多工坊。
軍服工坊便在其中。
據張任所知,現在專門製作冬服的工坊,基本是都是首輔蕭家的產業。
羽絨是剛剛才興起的新裝,上游便是大規模家禽的養殖和收購,現在走在鄉間裡弄,看到最多的便是雞鴨鵝這些東西了,上好的羽毛能作為鵰翎,普通的羽毛被攪碎硝制之後,便成為了冬服裡面的填充物,而肉則可以被製成肉脯,就算是這些東西每日生出的大量糞便,都被賣給了農家作為肥料。
整個一條產業鏈上,不算那些零散養殖的百姓,便有上萬人靠這個吃飯了。
而棉花這些年來,也開始從高階產品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最早產自於雷州的被稱之為吉貝布的東西,首先在兩廣、雲南、貴州等地被大面積種植,雖然現在棉布對於尋常百姓家還算是一種奢侈品,但卻已經大規模供應給軍隊了。
首輔向來是把軍隊擺在頭一個位置上的。
高高的哨樓矗立在營房大門兩側,夯土之後外頭又包上了青磚,端地結實無比,而哨樓的頂端,一尊青銅火炮的炮口,筆直地對準著營房前頭的那條馳道。
除了這條道路,營房周邊都是深深的壕溝,那裡頭,可是插著無數削尖的木樁竹槍的。
這是一個新玩意兒,張任還只是聽說過這東西的威力。
據說在睢縣之戰中,高帥集結了四十門大炮轟擊遼軍,聲震寰宇,煙霧遮天蔽日,敵人損失慘重。
張任很想打上一炮試試。
當然,也只是想想而已。
這玩意,珍貴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