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流、殺了一大批人,但並沒有與江南派系完全撕破臉,還是維持了表面上的團結,而這,在呂文煥看來,是必須的。
大宋,再也經不起一場大規模地內鬥了。
不要真以為司軍超這些人當真沒有反抗之力。
只不過因為現在是在
人家家裡,他們也不想打碎了自家的瓶瓶罐罐,兩敗俱傷,對誰都沒有好處。
所以,在首輔沒有觸及到他們的核心利益之前,他們還願意退讓。
可這個退讓,終究還是有底線的。
大家族的力量,呂文煥清楚,因為他呂氏在襄陽等地的力量便相當可觀。
這種深植於本地的利益關係,看不見,摸不著,但他卻著實能讓強勢如蕭誠也忌憚不已。
重要的是將事情辦成,重要的是結果。
至於過程和中間的坎坷,可以忽略不計。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便是首輔蕭誠,難道就沒有做一點點違法亂紀的事情嗎?呂文煥可不信。
天香閣對於大宋香料市場的把控,如果說是完全憑著商業上的手段怎麼可能呢?
當然,現在的首輔高風亮節,把香料生意,一股腦兒地交給了朝廷,使之成為了朝廷禁榷的生間,為朝廷賺取了大量的利潤。
但那也是因為首輔的家族又找到了新的生意吧。
大規模地雞鴨養殖場,肉類的銷售,肉脯的製作,羽絨衣,在雲南那邊大量的棉花種植田,然後棉衣等製品,而這些東西,絕大部分都是被朝廷直接採購進入到了軍隊的。
首輔的厲害就在此處。
他賺了錢,還讓那些買他東西的人感激涕零,認為他是一個體貼人、愛護人的好官。
這一點,呂文煥自問做不到。
看起來首輔讓出了一本萬利的香料生意,為自己贏得了極大的名聲,實則上他的其他生意,賺得可一點兒也不比香料生意少。
一箭數雕啊!
呂文煥料想到首輔會在年末前乘勝追擊,進行一系列的朝政改革,因為早前首輔便已經吹過風了。
但因為次輔等人的反對而一直擱淺。
可隨著前線的大勝和江南派系貪腐、走私一系列事情的暴光,這些改革終於被推動了起來。
青苗法,免役法,在朝廷之上吵翻了天,大家針鋒相對,爭得面紅耳赤,但最終,在投票環節,反對派敗下陣來。
蕭誠推動的廷議票決環節,當初在司軍超等人看來是一個絕好地壓制蕭誠的機會,但現在反而成了束縛他們的最大桎錮。
只要達到簡單多數,便可以透過,一旦票決透過,便是朝廷廷決議,你可以保留意見,但必須無條件支援,否則,便會追究責任。
而當支援蕭誠的人佔到多數的時候,司軍超等人痛苦的發現,自己當初是何等的愚蠢。
青苗法,免疫法透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