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蕭定只在橫山以南留下了三個軍事要點,但這一次,恐怕不會是這樣了。
十萬禁軍折在了西北,使得西軍再也不用擔心宋國能在短時間內向他們發起進攻了。
這一次,他們不會再客氣的。
在陝西路上,西軍與宋軍的攻守之勢,已經易位。
接下來,自己便要接受更大的考驗了,頂住西軍的反撲,給朝廷以喘息之機。
好在剛剛與遼人簽下了盟約,否則要是遼人趁火打劫的話,那天可就真要塌了。
龍州,靖邊。
宋軍東路軍大營。
唐怒木然地坐在中軍大帳之中。
他們被包圍了。
從數天前開始,他們就完全失去了外面的訊息,西軍斥候完全遮敝了戰場。
周圍的敵人越來越多,一支又一支的西軍加入到了對他的圍獵當中。
唐怒倒是希望他們擺開陣仗與自己來硬碰硬地打上一仗。
但他們並不。
他們只是這樣遊戈在自己大營的周圍。
他們知道這支宋軍最大的短板。
那就是糧食。
打下了洪州,曾讓唐怒獲得了不小的收穫。
但在洪州得到的那數萬石糧食對於一支數萬人的大軍來說,並不算多。
現在,這些糧食就快要吃完了。
而他,不可能再有打下另一座城池了。
假如西軍主動來攻,唐怒完全可以利用宋軍在步戰之上的優勢給予敵人重創之後然後再撤退,但同樣出身大宋的那些西軍將領們,對這些操作太熟練了,壓根兒就不上當。
攻擊一支裝備齊全的數萬宋軍的軍陣,縱然能拿下,損失也不會小。
何不再等上兩天呢!
沒有吃的,敵軍自潰。
而且,敵人絕不會坐以待斃,所以,他們一定會選擇在糧食還沒有吃完之前突圍的。
步卒,只要運動起來,在騎兵面前,就是一盤菜了。
西軍將領們耐心地等待著這一刻。
他們在宋軍的周圍往來穿梭,不斷地給予宋軍強大的心理壓力。
唐怒走出了自己的中軍大帳,看著帳外聚集的那些將領們,道:“突擊吧!集中力量南邊突擊,等到天色完全黑了之後,大家便各自突圍,各安天命吧!”
三萬大軍,離開了大營,踏上了完全可以預料後果的一場後撤。
在他們離開大營不過幾柱香時刻,第一支西軍騎兵就綴上了他們。
那是一支典型的党項騎兵,不過應當不是西軍的正規部隊,因為他們只是穿著簡陋的皮甲,只有少數人身上穿著鐵甲,禿頭的這些党項人是最好認得。
雖然不是正規軍隊,但殺傷力卻並不小。
就像是一支蚊子一樣,雖然不致命,但卻也能讓你流血,甚至於讓你煩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