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罵歸罵,事後,馬興也是黯然神傷。
能怎麼樣呢?
當初,如果秦敏帶著這幾千邊軍不是去幫著荊王造反,而是來河北路尋他,自己會接納他嗎?
捫心自問,馬興覺得自己不會。
因為彼時崔昂在皇帝面前風頭正勁,皇帝正在利用他打擊一個個敢於挑戰他的力量,自己不會因為秦敏而得罪崔昂。
自己會接納那幾千邊軍,但肯定不會要秦敏。
不抓他,便是自己對他最大的善意。
當然,站在自己的角度,馬興覺得秦敏是錯的。
後來,秦敏投靠了遼國,成了遼國屬珊軍的統領之後,馬興曾喝得酩酊大醉。
大宋為自己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勁敵。
西北有一個蕭定,現在北面又來了一個秦敏。
他們曾經都是大宋無敵的驍將,都曾經讓遼國人畏懼不已。
可現在呢,他們都成了大宋的敵人。
大宋邊軍,聽到他們的名字戰慄不已。
怎麼會這樣呢?
大宋一定是那裡出了問題。
馬興左思右想,可他始終不敢想,也不願意承認,是他們的皇帝出了問題。
所以,他的結論,只能是奸臣當道,矇蔽聖聰。
這些個奸臣,不僅有崔昂,還有夏誡。
任忠揮汗如雨。
作為一名邊軍,他自然是知道天門寨曾經的那些輝煌往事的,也曾經無比仰慕過曾經在這裡作戰過的那些戰士,也曾想與他們一起好好比一比誰殺的遼人更多。
可惜的是,這一切,都成了鏡中月,水中花。
現如今,他已經是一名營將了,手下帶著五百名士卒。這些士卒,都是他一手一腳一個一個地親自訓練出來的,並不比當年的那些兄弟差。
只不過現在他們卻不得不放下刀槍,拿起了木槌來修建城牆。
因為附近的所有居民,都被遼人裹脅著退往了拒馬河北岸,新徵發的徭役數量遠遠不足,修建城牆的速度很慢,讓上頭很不滿意。
一道命令下來,他們這些士卒也必須加入其中,每三天,便必須要幫著修各自駐守的城牆一天。
事實上,上頭的將軍們為了讓大人物們更加滿意,士兵們並不是三天中幹一天,而是天天都在城牆之上。
因為上頭每天都在派人巡查城牆修建的進度。
進度快的,會受到褒揚,進度慢的,會受到申斥。
而這個訊息,也是作為營將的任忠在向營將抱怨不該讓他計程車兵為了修城牆而放棄巡邏、訓練之後聽來的訊息。
大家都是沒辦法!
任忠不明白為什麼上頭這麼著急修建這些城牆?
包括天門寨在內的這些城寨,都是為了防備遼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