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崔瑾點頭。“相公,別猶豫了,您該走了,我已經為您準備好了衛隊,馬匹,連夜走,現在就走!”
遼國,析津府。
大遼皇帝從中京一路移到了南京,隨行文武百官、軍隊,超過了二十萬人,一路浩浩蕩蕩地抵達析津。
自從耶律俊成了皇帝之後,南京道的地位,已經超越了上京道。
因為耶律俊壓根兒就沒有在上京道待上多久,一年四季,他都走在捺缽的路上,而自中京興建之後,剩餘的時間,他也呆在這個新建的五京中樞之地。
南京道是遼國皇帝的龍興之地。
正是在這裡,他立下了無數的功勳,一舉打破了宋遼之間維持了多年平衡,讓遼國佔得了上風,也正是因為如此,在皇位爭奪戰中,他成功地擊敗了耶律喜,把後者放逐到了高麗國成為了一個有名無實的總督。
耶律俊到南京,並沒有讓其他人多想。
因為天氣漸冷,四時捺缽的冬捺缽本來就一直安排在南京道上,今年,只不過是稍微來早了一點點而已。
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冬季捺缽,皇后蕭綽也一路跟隨。
以往都是耶律俊行走四方,皇后蕭綽坐鎮中京,這一次卻是兩人聯袂而出。
不過想想也覺得沒什麼,中京離南京並不遠,真有什麼事,朝發,夕可至矣。
遼國除了極少數人知道皇帝皇后這一行的真實有意。
絕大部分人也都還被矇在鼓裡。
宋遼邊境之上,商旅不絕,自從兩國簽定了條約之後,商貿就更興旺了一些。
而宋國那一邊,還正在抓緊一切時間維修被遼國人破壞的城池等防線。
沒人任何人有大戰即將到來的感覺。
析津,昔日的總督府,如今的皇帝行宮內,南北兩院的大批高官們雲集在大堂之中,過去顯得很寬敞的總督府大堂,如今卻顯得太過於擁擠了一些,以至於五品以下的官員,便只能呆在院子裡。
伴隨著禮儀的呼喝之聲,有些吵鬧的大堂立時便安靜了下來,肅靜的氣氛從堂內迅速漫延到了院子裡,所有人肅然而立。
皇帝率先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在他的側後方,皇后緊跟著出現。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因為皇帝一身戎裝,頂盔帶甲,手扶腰刀,龍行虎步而來。
有大事要發生了!
所有人的腦子裡,幾乎同時閃過這個念頭。
直入大堂,耶律俊站在了那面蒙著布的大牆前,猛然伸手,一把扯下了巨大的布幔,一張巨大的地圖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吸引眾人的,不是地圖,而是地圖之上那幾個巨大的箭頭。
那是進軍路線!
南征,居然就這樣開始了嗎?
所有人的腦子裡只覺得隆隆作響,這一瞬間,有無數人失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