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的要求不過分,盡皆可以得到滿足。
慾壑難填的傢伙,可以參考狼狽而逃的木正。
大理,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平靜當中。
可是,當真平靜嗎?
會川,仍然在高迎祥手中。
高迎祥手中仍然握有上萬兵力。
高迎祥被稱為大理第一將,依仗的可不僅僅是他曾經是高穎德的兒子,而是這個人在軍事之上的確有獨到的能力。
想要收拾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在董羨的眼中,不管高迎祥如何能力出眾,孤懸會川的他,兵微將寡,財力不濟,註定了是一個被消滅的下場。
自己不忙著去滅了他,也是要藉著這個大家共同的敵人,先穩定了朝廷內部再說。
只要高迎祥還活著,大理三十餘部首領中的絕大部分,便會毫無疑問地站在自己這一邊,因為殺進善闡府,他們的刀子上也是沾了血的。
便是有些不想沾血的,到最後也是不得不在被逼著的情況之下,刀子上沾了高氏、盛氏的血,這是難解的血仇。
即便高迎祥大方表示不會追究,也要人肯信啊!
高迎祥是一個毒瘤,接下來需要去解決。
第二個互瘤,自然就是逃回去的木正了。
掌握著騰衝府的木氏一族,天高皇帝遠,以前對高穎德就不怎麼服氣,至於董羨,就更看不上了。這一次木正出了大力掀翻了高氏勢力,卻險些被董羨取了腦袋,自然是憤怒之極,回去之後就糾集勢力,聲稱要再次出兵清君側,誅奸倿。
只不過一時之間,還沒有多少人願意理他。
畢竟這個時候,董羨可是風頭正勁。
如果說這些,董羨還都不太在乎,覺得都是可以解決的話,但如今如何安撫天下,如何是百姓迴歸田園,重新回到以前的軌道之上,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一年的混戰,使得大理全境都陷入到了戰火之中。
去年一年,春耕基本上被荒廢了,帶來的結果,就是到了現在,全國都陷入到了糧荒之中。
手中無糧,心裡慌慌。
戰爭破壞,潰兵為匪,賦稅加重,官吏盤剝,破家滅門的百姓數不勝數。
你只消站在善闡府的城牆之上,往外看一眼,那密密麻麻的逃難而來的百姓立起來的簡易的窩棚的數量,便可以想到事情的嚴重性。
這還是在京城,在首善之地的善闡府,其它地方情況只怕要更差一些。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
真的坐到了這個位置之上,面對著無數湧上來的難題的時候,董羨才恍然發覺,高穎德這個首相,似乎當得也並不太容易啊。
而現在,輪到他頭疼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己以前還可以在朝廷之上對高穎德冷嘲熱諷幾句,可現在輪到自己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有些問題,還真就解決不了。
不是別人行,自己就能行的。
執政數月,董羨突然清醒地認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高穎德在處理政事上的能力,當真是自己所不能及的。
這個認識,讓他惱怒不已。
當能力所不及,不能妥善地想出其它有效的辦法來解決問題的時候,殺人,似乎便成為了一個最為簡單的辦法。
於是董羨,便祭起了這把利器,直殺得人頭滾滾,殺得人心惶惶。
在一片血光之中,朝廷徹底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