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呢,當滅威寧董奎部與滅大理國一事牽扯到一起的時候,事情自然就麻煩許多了。
在蕭誠沒有足夠的把握拿下大理之前,就沒有必要先動董奎。
三年的時間,蕭誠積蓄了足夠的力量,而大理國內部的紛亂,也已經到了丟一顆火星就會燃起熊熊大火的時候了,自然也就該出手了。
此時,鄔驚的投奔,只不過是讓威寧這場戰事更加輕鬆罷了。
當然,打仗能夠更輕鬆,是蕭誠一直都在追求的事情。
而且,他也覬覦石門蕃部那些各夷部的青壯。
都是上好的騎兵啊!
能夠弄過來,自己便能在短時間內武裝起一支質量相當不錯的騎兵。
西北大哥那裡的鐵鷂子,一直讓蕭誠豔羨不已。
那是他親手組建起來的,有何等的威力,他心裡清楚得很。
就算是遼國的皮室軍與鐵鷂子對陣,也不見得能佔到任何的便宜。
將來,與遼國人對陣的時候,強悍的騎兵是必備,不然,宋遼之陣,仍然還是過去的那個格局。
宋軍打再多的勝仗也沒用。
因為遼軍不會傷到筋骨。
而宋軍輸一場,就會大傷元氣。
因為宋軍一輸,就跑不掉,而遼軍一輸,大部分時間裡能逃得無影無蹤。
兩條腿兒與四條腿的差距,一目瞭然。
金沙寨的威寧宋軍們抱著槍斜倚在寨牆之上,一群人正在討論著今天發生的大事。
大清早的,幾名騎失狼狽地來到金沙寨,帶來了鄔驚與蒯鵬造反的事情,然後,整個金沙寨子裡的一半主力便在董楨的親自帶領之下出了寨子。
不僅是金沙寨,附近十數個軍寨的兵馬,都接到了命令,開始了對鄔驚與蒯鵬的圍追堵截。
董奎想要吞併芒部與烏撒部,早就不是秘密。
而直到這個時候,董楨還沒有想到鄔驚已經與對面的宋軍勾結起來了。
一來是因為鄔驚來年輕了,董楨覺得對方壓根就沒有這樣的謀略。
二來,鄔驚與蒯鵬這一次出來,並沒有帶上他們的部族。
攏共不過幾百騎兵而已。
在董楨看來,大概就是這些年輕的傢伙受不了刺激因而一時激憤從而開始了他們瘋狂的發洩而已。
這從他們在襲擊了董春大營之後不是向對方畢節跑而是向著威寧內部,他們部族盤踞的地方逃竄可見一斑。
就是幾個莽撞的傢伙臨時起意啊!
正好,以董春大營的損失,換來了大頭人對於整個芒部與烏撒部的吞併,也還是值得的。
包圍了這些傢伙,到時候只要把領頭的鄔驚,蒯鵬等首領拿下,整個芒部與烏撒部就成為了易娘部的囊中之物。
那可是加起來幾千青壯男女,還有上千的娃娃呢!特別是那些婦女和娃娃,更是一個部族興旺的基礎。
年輕的小娃娃們養上幾年,立即便能成為部族中興的中堅力量。
金沙寨是整個威寧防禦線上的核心樞紐,一直也是董楨的中軍大營所在地。
寨子裡所有的騎兵都隨著董楨走了,步卒也走了一半。
現在整個寨子裡還剩下一千餘步卒,由副將董洪率領。
沒有人想到,貴州路的宋軍會在這個時候突然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