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代表著他高家以後不僅僅是勳貴,也是有進士的讀書人家了。
至於名次,對於高家來說,一點兒也不重要。
對於侄子的中試,蕭氏的親家高健也是打心眼裡高興。雖然他是二房,但大房出了一個進士,對於整個高家的好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他現在,也用不著嫉妒大哥了。
他的長女嫁給了蕭定,現在已經是四品的命婦。女婿是從三品的徵西軍行軍總管,而且是年僅二十四歲的行軍總管,按這個節奏,就算有人打壓,三十歲左右,蕭定也絕對能走到太尉這個位子上。
而自己的長子高進,不是讀書的料,倒是好舞槍弄棒,五月舉人之試鎩羽而歸之後,自己就打發了他去找女婿蕭定去走軍功之路。有蕭定照料著,將來也必然會有一番成就。
蕭家和高家,在這一次進士試之後,成了汴梁城中最為光鮮的人家。
本來就是高官顯貴了,而且這一次,他們也算是改換門楣成功。
不管曾經的那些清貴人家是不是還瞧不起他們這一類人,但只要家中出了進士這樣的特殊人物,再不願意,他們也只能將其算作是自己中的一員了。
而這,也正是蕭禹一直以來想要得到的東西。
蕭誠無所謂自己會被官家打發到哪裡去,他現在更頭疼的是因為自己中了進士,大娘子這段時間一直在張羅的自己的婚約的問題,一時之間熱度卻是更高了。
早先還有些清貴之家瞧不上蕭家,可現在蕭誠一中進士,那就完全不一樣了,韓大娘子能選的範圍一下子擴大了許多。
現在蕭誠除了藉口與一同中試的同年們聚會之外,剩下的時間,仍然被韓大娘子拖著去參加各類鑑賞會。
這讓蕭誠苦不堪言。
他甚至期盼著早些被官家給打發出去,好脫離這種被人像貨物一樣上上下下打量尷尬的處境。
蕭誠不在乎自己的去處,因為他對自己的才具以及自己手中握有的力量有著充分的自信,不管去了哪裡,自己都能在短時間內做出成績,發光發熱,讓誰都無法忽視自己的存在。
但他可能不知道,在宮中,關於他的去處,卻讓官家趙瑣是相當的苦惱。
“馬興專門為這個蕭崇文上了摺子。”李光道:“官家,一路安撫使的面子,還是不好駁回的,更何況只是要一個人而已,不如就許了他好了。”
趙瑣卻是搖了搖頭,有很多事情,李光不知道,但不代表著他不知道。馬興壓根兒就控制不住橫山党項,讓橫山党項乖乖聽話的,是蕭氏兄弟,更進一步說,只怕就是眼前這個蕭誠。如果讓其去了陝西路,那還了得?
蕭定是一個沒有多少心思的悍將,但這個蕭誠就狡詐如狐了。
蕭誠去了西北,一文一武,一個擅謀劃,一個能打仗,搞不好就又是一個新的李續。
所以西北是萬萬不行的。
留在汴梁這條路,趙瑣也早就斷了蕭城的這條路。
只有庶吉士才會留在京中,進入翰林院等一些清貴的地方堪磨,這些人都是將來帝國的頂樑柱。
蕭誠是萬萬不行的。
與他不能去西北是同樣的道理。
趙瑣還是很喜歡蕭定的。
在他心中,蕭定是那種沒有多少雜念,一門心思想要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將領。
他希望自己能用蕭定,而將來自己的繼任者能繼續用蕭定。
有一點趙瑣是很清楚的,大宋雖然抑武重文,但有能耐的武將,是一定要有的,要不然如何對付遼人?
要重用蕭定,那蕭誠就不能得到重用。
既然準備著用蕭定日後來鎮守一方,又怎麼可能讓他的兄弟有機會成為執政一員呢?
以蕭誠現在表現出來的能力的話,將他留在汴梁,將來必然會在東西兩府之中擁有一席之地。
趙瑣想起殿試的時候的場景,蕭誠在實務之上的能力,比他的筆頭子要更厲害得多啊!他的文章或者比一甲的那幾個人差了不少,但在實務之上,比那幾個人可是強出來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