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外人的身上。”李度嚴肅地道:“沙州等地一向都不安穩,需要軍隊彈壓,一旦撤軍,早先的努力就白廢了,而吐蕃軍,更不能徹底地信任他們,他們永遠也不會為你出死力的。我仔細算過了,現在興慶府那邊的狀況,雙方大致就是五五開的局面,真打起來,多半是一個膠著的狀態,可是如果此時有一支勁旅出現在戰場之上,那就是最大的變數。”
“二叔是要我去當這個變數?”
“當然。戰爭打到這個時候,綏德這邊已經完全不重要了。”李度道:“我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佔領這個區域,此時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徹底擊敗蕭定的廣銳軍,打贏這一仗,我們李氏就能在橫山以北站住腳跟了。那些人橫山党項,都是牆頭上的草,一旦我們獲勝,再拉他們過來就輕而易舉了。”
說到橫山党項,李昊不由咬了咬牙。
“用不著記恨他們!”李度笑了笑道:“他們只會選擇強者跟隨,想要征服他們,就得我們自己變得更強才行。”
“我明白了,那我什麼時候出發?”
“兩天之後。”李度道:“我從各支部隊之中抽調了這三千騎兵出來,這樣也不會讓宋軍警惕,要是成建制的拉走這麼一支騎兵,宋人立時就會反應過來的。”
李昊點了點頭,這都是經驗之談。
對陣雙方可沒有一個是傻瓜。
蕭定統率的大軍,已經踏上了興慶府的土地。
在越過峽口之後,頭兩天,還會有零星的敵方騎兵出現,不過其主要目的,也就是騷擾一番宋軍的前進速度,只要不理會他們,他們也就無計可施。
到了第三天之上,這些敵人的小股部隊,就完全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過。
“李續在收攏兵力。”蕭定立即便做出了判斷,“揚威將軍,你覺得,李續是會與我們決戰,還是會龜縮城內防守?”
拓拔揚威道:“如果我是李續,我會選擇與敵人進行一場決戰。”
“揚威將軍為什麼如此有把握呢?”
拓拔揚威哈哈一笑,轉頭看向蕭定身邊的一個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張判官,不如你先說說,看看我們是不是心有靈犀?”
張判官是剛剛運送新一批輜重抵達前線的張元,聽了拓拔揚威的話,張元笑道:“我也贊成揚威將軍的判斷。其實也不外乎兩點,第一點,到現在為止,李續仍然打著定難軍的旗幟,所以在名義之上,他仍然是大宋的屬臣。我們代表朝廷討伐他,在道義之上佔著居高臨下的優勢,興慶府之地,不滿李續的人自然也是大有人在的,李續不敢拖拖拉拉,如果能一舉將我們擊敗的話,不管有多少潛在的敵人,就會消聲匿跡。第二點,李續對自己有著充分的自信,定難軍本身就是大宋軍隊之中難得一見的強悍軍隊,與河北邊軍一樣,他們可是從來沒有停下過戰鬥的步伐。而且河北軍隊因為面對的是遼軍,所以更擅守。而定難軍一直在向著西邊擴張,不停地在討伐吐蕃、回鶻等部族,所以他們更擅攻。”
蕭定點了點頭:“從這大半年的戰鬥來看,這的確是一個勁敵,不過弱點也很明顯!”
“指揮使,您看出了他們什麼弱點?”
“他們很少打陣地戰!”蕭定微笑著道:“他們一直討伐的這些部族,戰鬥雖然多,但是呢,基本上都是速戰速決,不會與他們進行過多的糾纏,時間一長,定難軍也形成了這樣的戰鬥風格了。來去如風的戰鬥,雖然機動性很強,但卻也讓士兵就此缺乏了打苦仗、難仗的心理準備。但這一次,他們偏偏要打的就是這種仗。”
“因為這一次,他們退無可退。”張元笑道:“他們必須要守住興慶府,又要在短時間內擊敗我們,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事情。什麼都想要,到最後,只能是什麼也得不到!”
拓拔揚威點了點頭:“其實李續最大的底牌,也就是禹藏花麻了吧?”
“他肯定是這麼想的!”蕭定微笑著道:“可是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這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
前方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幾人停下了話頭,轉頭看向馬蹄聲傳來的方向,“雙方看起來已經交上手了。”拓拔揚威道。
“這是一個不錯的戰場!”蕭定微笑著道。
數十里範圍的戰場,對於數萬大軍來說,展轉騰挪也就差不多了,一邊是黃河,一邊是唐渠,輸了的一方,連逃跑都有著不小的難度,看起來李續還真是存了一口將宋軍全都吞下去的心思。
剛好,蕭定也是這麼想的。
前方,率先交手的,是雙方各自的一支探路斥候,雙方都只有百餘人而已。
辛漸騎在馬上,身後,二千鐵鷂子已經聚整合陣,他們的後方,更多的宋軍旗幟一面接著一面的閃現而出。
而在對面,李氏的部隊,也正陸續出現在他們的視野當中。
兩支斥候部隊數次撞擊,空地之上,數十具屍體,顯示出了雙方這種短兵相接的殘酷性,每一次的衝撞,都會有人倒撞下馬,無主的戰馬,悲嘶著在戰場之上打著圈圈。
又一次衝撞之後,雙方的斥候再也沒有回頭,而是各自奔向了己方的大部隊。
“定難軍的精銳,果然名不虛傳啊!”辛漸的嘴角抽動了一下,對著身邊的一名党項將領道。鐵鷂子是精選出來的戰士,但在這場雙方斥候的對戰之中,也沒有佔到啥便宜。
“他們能有這種水平的,最多幾百人!”党項將領嘿嘿一笑:“但我們兩千人,卻都是這個水平。辛統領不是說過了嗎,一個人強不算強,所有人強那才是真的強。要是連他們都幹不過,我們這大半年時間流得血汗,可就白流了。”
這大半年來,鐵鷂子的訓練之苦,便是連蕭定都有些看不下去。但訓練計劃,是蕭誠還在的時候做出來的,而辛漸在練了一段時間看到其中的厲害之處之後,便一直照行不誤。
蕭定的主將旗幟,立了起來。
辛漸囑附了身邊的副將幾句,打馬奔向了主將旗。
而在對面,李續的主將旗幟,也正在高高飄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