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歸義城便破了。
城外的南京道上的漢軍聯絡上了城內的這些漢人,在天色微亮的時候,城內漢人突然發動了叛亂,而與此同時,城外的漢軍亦同時發起了攻擊。
當漢軍發起攻城戰的時候,耶律俊麾下的騎兵在外圍布成了一個更大的包圍圈,將好不容易突出城去的宋軍,不是就地殲滅,就是生擒活捉。
趙正怎麼也想不明白,都是說著一樣話,寫著一樣字的漢人,怎麼就背祖忘宗的去幫助遼人呢?難道他們不想回歸皇宋嗎?
這就不得不好好地譴責一下大宋的那些文人了,在他們的筆下,處在遼國統治之下的漢人,是如何的水熱火熱,是如何的盼望著王師北攻,似乎王師一到,這些人立即便會揭竿而起反抗遼國的暴政,成為王師的有力臂助。
這樣的話在汴梁聽得多了,趙正卻是真相信了。
而真正瞭解那邊情況的大臣,也絕不會在這樣的事情之上唱反調,因為這關係著華夏的正統歸屬,關係著未來皇宋北伐的正當性與必要性。
真要讓所有大宋子民都發現,這些遼地的漢人,壓根兒就不把自己當宋人,那還有必要去北伐嗎?有必要去拯救他們嗎?
說起來現在的大宋子民們,只怕絕大部分是反戰的,他們的生活過得滋潤著呢。而皇宋朝廷每年收的稅裡,有一樁就是專門用來準備打仗的稅錢,要是能不收了,他們歡喜還來不及。
所以明白人嘴上這樣說著,但真正做起事來,卻又是另外一套搞法。就像主戰派荊王趙哲,在給朝廷的奏摺之中無比強調要拯救漢人與水火之中,但他在河北路上的時候,對待漢軍那真是斬盡殺絕。
可是趙正卻真將這些人當成了自己的同袍。
直到這些人裡應外合將歸義城破了,將趙正圍在了他的指揮使府中,趙正才反應過來。
在敵人攻破他的指揮使府的時候,趙正曾想過自殺,但橫劍在頸上的時候,卻又猶豫了,也正是這一猶豫,讓他這位歸義城的主將,上四軍堂堂的一名指揮使,被生擒活捉了。
歸義城破的時候,正是秦敏準備撤退的時候,也是完顏八哥麾下的餘睹準備偷襲宋軍放在兩側山坡上的陳麻子王豁嘴的時候。
餘睹小心翼翼地帶著部屬,繞了一個圈子爬上陡峭的山峰,又歷經千辛萬苦抵達了他們想要攻擊的物件的陣地前的時候,卻赫然發現,敵人壓根兒就不在那裡。
敵人走了。
餘睹雖然年輕,但和完顏八哥一樣,戰爭的經驗卻都極其豐富,一看到宋人居然放棄了兩側的高地,立刻就意識到,宋人要跑了。
沒有絲毫猶豫,餘睹站在高地之上,吹響了號角。
宋人要跑,門兒都沒有,他們部族付出了三百餘傷亡,不將他們全殲在這裡,如何能消得這口心頭怨氣?
正在悄咪咪撤退的秦敏在聽到了山坡之上的號角之聲的時候,明白事情已經敗露,接下來對面的完顏八哥肯定要全線出擊了。
“加速撤退,上橋去,上浮橋去!”秦敏大聲吼道:“羅挺,點火,點火!”
宋軍一窩蜂地穿出了白溝驛,奔向了拒馬河。那上面還有一條浮橋,雖然浮橋對面大機率也是敵人,但現在,卻只有先過河再說了。
拖在最後的羅挺,看到了女真人從他們的營地裡蜂湧而出,戰馬蹄子踩在地上,讓大地都在顫抖,他嘿嘿地笑了幾聲,舉起了手中的火把,湊到了身前的木柴堆上,轟的一聲,加了油脂的柴堆便熊熊的燃燒了起來。
轉眼之間,整個白溝驛二十餘步的宋軍陣地之上,丈餘高的大火沖天而起,將道路徹底阻斷。衝擊而來的戰馬,在火牆跟前停下了腳步,仰天長嘶著。
點火的宋軍撒腿就跑,去追趕撤退的大部隊,羅挺拖在最後,哈哈大笑舉起了手中的神臂弓,嗖的一聲扣動壓發。
“死蠻子,爺爺走了!”
完顏八哥側身避開這一箭,勃然大怒的他猛地一提戰馬,戰靴上的尖刺深深地扎進了馬腹,馬兒狂嘶一聲,向前狂奔,臨近火牆的時候,完顏八哥猛提馬韁,戰馬一躍而起,竟然從火牆之上躍了過來。
狂奔的羅挺聽到動靜,回過頭來,剛好看到這一幕。
“我操你老孃啊!”羅挺只來得及罵了這麼一句,完顏八哥就已經狂奔而至,手中大刀揮動,羅挺的腦袋便凌空飛了起來,奔跑的身體向前還跑了數步,這才倒了下來。
而在完顏八哥的身後,一個又一個的完顏部士卒,有樣學樣的從火堆之上衝了過來,雖然有些人鬚髮衣服都著了火,顯得極為狼狽,但此時,在正在奔逃的宋軍眼中,無疑是肝膽俱裂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