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知道怎麼寫就有人訂閱,怎麼寫就沒人訂閱。
即便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老套路,也能。
但我一直覺得,這是在詐騙,是在欺騙顧客。
所以研究到最後,我的想法還是返璞歸真,寫自己真正想寫的。
我只有在寫真正想寫的文時,才有創作激情。
這本書就是這樣。
有時候現實其實挺有趣的。
我寫能吃上飯的書時,我不用研究人設,不用塑造角色。
只需要簡簡單單的重複高燃點高爆點,重複一個早已用爛了的套路,加上一點點的新鮮元素,然後把所有人物全都扁平化。
就能拿個四五千訂,甚至更高。
而我每次在起點發書,總是覺得大家的審美可能更高一點,喜歡更細膩的情節。
所以認真的研究、鋪墊、立人設,結果都是撲街,一口飯都吃不上。
在我能吃飽飯前,我只能向現實低頭。
可現在我覺得我稍微有些任性的能力了,寫點我真正想寫的,寫點我自己反過來重新看,也能樂不可支的。
感覺挺好。
有書友評論說,這本書節奏有點慢。
但說實話,我這本書壓根就不是按照網文的節奏寫的。
我只是以一種旁觀者的口吻,以一種輕緩、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江鴻一家發生的日常故事而已,只是想寫一個博人一笑,輕輕鬆鬆看下來的輕喜劇而已。
至於什麼節奏,套路,文風,行文,人設,都是依附於這個風格較為輕緩的故事進行的。
我一開始,真的壓根沒想到,會有不少的書友支援。
本以為一開局應該又是被忽視的。
沒想到這本書開書十來天,整體情況居然還真的不錯,也有可能和我蹭了一些熱點有關。
不過從追讀來看。
我發現讀者能夠接受這種輕喜劇的模式。
那時候,我真的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舒爽感,就好像自己想帶給大家的東西,終於能夠被大家所接受了的感覺。
難以言喻。
我不是嫌棄套路文,節奏快的飛起的爽文有什麼不好。
只是真的寫膩了,自己也看膩了。
我只想寫點沒那麼苦大仇深的,自己寫著舒服快樂,讀者看了也能開懷大笑的文。
這就夠了。
更多的,交給可愛的讀者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