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五月之後,京都的天氣也就慢慢的熱了起來。
勞動節小長假只有三天,讓人覺得分外不過癮,而有些反常的高熱讓大家也沒有了出遊的心思,很多人都像田路一樣三天都沒出城,最多也就是走走親戚,見見朋友了。
“主任,又有一篇文章寫完了。”
節後第一天上班,何天林給田路帶了一個小小的驚喜,拿著一摞列印紙笑道:“帕金森治療小組的,總算是搞出來了!”
接過何天林手中的文章,田路立刻就埋頭看了起來。
“好,非常好!”
在醫學文獻支援系統的幫助下,僅僅是半個小時之後,田路就抬起了頭,欣慰異常的點了點頭道:“除了幾個小問題之外,這篇文章寫的可真是不錯!田林,裡面我都用紅筆標出了有問題的地方,你拿回去給他們,修改後就發出去吧!”
“好的。”
何天林也是頗為興奮的點了點頭,然後接著問道:“主任,這篇文章發給哪本雜誌?”
“讓他們自己決定吧。”
微一沉吟之後,田路笑著說道。
既然具體的研究工作和文章寫作已經放手了,那麼最後選擇發表的雜誌,與編輯溝通的事情田路沒有理由還繼續做下去了。其實在這上面田路也不會比其他人強到哪裡去,他比別人強的也不過是多認識了幾個雜誌編輯罷了。
這段時間,神經外科的文章可是沒有寫。不過搬進新外科大樓已經一年多了,再加上前面那麼長時間的準備,科裡的各項課題確實也該到了一個出結果的時候了。
現在的神經外科,已經不是六七年前,甚至三年前的神經外科了。
經過了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後,神經外科現在的隊伍已經相當的壯大了,除了癲癇外科之外,在其他功能神經外科領域的實力也迅速強大起來,而兩年多的積累讓幾個課題組的成果在田路有意無意的引導下,今年上半年又一次迎來了一個井噴!這些無論是前沿性還是重要性都極為可觀的科研成果。就像當初的癲癇外科一樣。肯定能夠給神經外科帶來巨大的好處!
更何況,最早的癲癇外科和最重要的神經外科診療規範,也終於到了另外一個節點上了。不知不覺間,癲癇外科的合作研究已經進行了五年了。而神經外科診療規範的合作研究也已經走過了第三個年頭!
三年。五年。都是一個擁有重要意義的時間節點!
尤其是癲癇外科的五年,其最終的臨床資料可是全世界的神經外科醫師們翹首以盼的的東西!另外還有癲癇常規診療的合作研究,其他功能神經性疾病常規診療的合作。其階段性結果也到了該釋出的時候了。
田路當然不會讓人失望,和往年時間差不多,今年的文章已經發給了伊利斯,而欣喜若狂的女編輯也早就信誓旦旦的表示,發表也就是這兩個月的事情了。
或許現在最重要的是實驗室專利的轉讓事宜,但是到了九月份的時候,這些文章發表所帶來的影響力,絕對就可以給田路以極大的幫助了……
“對了,田林,有個事兒問你一下。”
說起學術論文,田路突然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開口問道:“我記得以前咱倆曾經討論過辦一本雜誌的事情,你打聽清楚了沒有?能辦嗎?需要哪些條件?”
“這個嘛……”
對於自家主任這跳躍極大的思維,何天林一時間有些追不上了,想了好一會兒才點了點頭道:“打聽倒是打聽清楚了,不過還是跟我上次和您說的一樣,想要辦一本臨床醫學雜誌的話恐怕是非常難得!不說新聞出版署那邊,就是主管部門衛生部恐怕也不會輕易開這個口子的。”
國內優秀學術論文的外流越發的嚴重了,尤其是在生命科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中華國文章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而國內的相關雜誌就越來越成為那些升職稱文章的溫床了。雜誌數量雖然眾多,但是相對來說國內需要升職稱的醫師數量更為龐大,所以永遠也不愁沒有稿件來源。
但是,這樣的情況明顯不是國家希望的。
“所以說,我覺得您的想法很難實現!”
搖了搖頭,何天林接著說道:“不過,後來我詳細的打聽了一下,如果是基礎領域的雜誌,倒是還有一些可能!”
“基礎的?”
田路眉頭一挑,有些疑惑的問道。
“是的,基礎領域的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