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路當選科學院院士的餘波,足足用了十天的時間才漸漸的平息了下來。
從週四公佈訊息到下一個週六,田路也不記得自己接了多少電話,收到了多少祝福,幾乎每天白天都要出去參加學校、學院和醫院,甚至基礎醫學院舉行的座談會,然後還要請手底下的三個部門吃飯,請京都神經外科委員會的一些親密戰友們吃飯,還要登門拜訪石冬雲等人,感謝對方的支援。。。。。。
整整十天時間,終於才算是漸漸消停了下來。
不過雖然自己身邊平靜了下來,但是畢竟已經拿下了科學院院士的頭銜,而且還是今年這一屆新當選院士之中最年輕的一位,甚至在科學院所有現任院士裡面,田路也是最年輕的一位,而且如果再加上幾個月前他已經當選了美國科學院院士,一年之內得到了兩個極有分量的頭銜,這讓很多人都對田路關注了起來。
電視、報紙等媒體的採訪要求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就和幾個月前一樣,田路依舊是推掉了絕大部分,只接受了兩三家的簡短採訪。至於說其他的採訪要求,甚至一些希望田路能上一些健康科普類電視節目的邀請,全都被田路讓人給擋了回去。
“現在的問題是,那些學術組織的邀請該怎麼處理?”
何天林翻看著自己手上的記事本,頗為頭疼的問道:“會議的邀請和以前一樣,基本上都婉拒了。但是這些學術組織的邀請我就不敢做主了,人家都很有誠意,而且也明確表示院士進去肯定是要領導學術活動的,所以。。。。。。”
“學術組織?”
微微沉吟了片刻之後,田路開口問道:“都有哪些學術組織?是和我們相關的嗎?“
何天林點了點頭笑道:“都是和咱們相關的,比如說抗癲癇聯盟之類的專業學術組織,還有京都神經科學學會之類的地方學術組織等等,有一些是以前就曾經邀請過您的。我估計也是這次您當選了科學院院士之後,他們就又想起來了。哦,對了。還有好幾本國內的學術期刊也給您發來了邀請函。想要邀請您擔任雜誌的編委,有四五本雜誌的編輯部主任給我打電話的時候甚至明確表示,只要您願意的話,下一屆編委會改選的時候就直接聘請您擔任主編!”
“唔。。。。。。”
搓了搓下巴。田路皺眉沉思了起來。
學術組織上面。田路並不打算加入太多了。按照他的性子。既然擔任了職務就一定要擔負起責任來,所以如果加入太多的話肯定是顧不過來的。在田路的計劃中,京都神經內科和外科分會。華夏神經外科分會,或許將來還有內科分會,以及華夏的神經科學學會,他只會加入這五家學術組織,其他的就實在沒有太大興趣了。
但是,學術期刊編委的話。。。。。。
看著何天林記下的名單,沉吟了片刻之後,田路突然抬頭問道:“天林,你覺得這些雜誌的編委,當起來有意思麼?”
“這。。。。。。“
何天林聞言一怔,隨即苦笑了起來:“這要看您怎麼想了。基本上來說,一般專家收到期刊的邀請都是不會拒絕的,畢竟工作就是幫忙審審稿子,最多有時候幫忙寫兩篇文章罷了,而且據我所知,很多教授都兼著十幾本雜誌的編委頭銜的!”
“那麼多?”
聽到這個數字,田路不由得微微吃了一驚!
“也不算很多了。”
何天林笑著搖了搖頭道:“擔任了編委不見得就一定要幫他們做什麼,很多時候一些雜誌也是靠著專家的名頭來提升雜誌層次的,名聲上算是互相幫助。但是出於您現在身份的考慮,我個人建議有個四五本就可以了,挑最好的那幾本,工作量不大,也算是一項社會兼職了。”
“這樣啊。。。。。。”
田路稍稍明白了一些,不過又考慮了一小會兒還是搖了搖頭道:“算了,還是太多了,我看就兩本好了,一本《華夏神經外科雜誌》,一本《華夏神經生物學雜誌》,就它們兩個好了!”
有系統的醫學文獻支援系統在,田路不認為自己會在審稿上花費多少時間,不過他也實在是不太願意自己和太多的學術期刊牽扯上關係。
《華夏神經外科雜誌》不用說,田路早就是他們的特約編委了,明年改選的時候無非就是轉為正式的而已。這一點,前幾天那個編輯部主任夏沫打電話過來祝賀的時候再次強調了這一點,所以田路也就痛快地答應了下來。凡是華夏神經外科委員會的成員,基本上就是這本雜誌的編委,這幾乎是一個不成文的慣例,田路也不想去打破它。
至於說《華夏神經生物學雜誌》的話,在基礎科研領域應該是國內最好的,田路對了解一下國內最新的研究進展情況也是頗有興趣。畢竟隨著田路這幾年進入的領域越來越多,歷史上的文獻發表記錄很多時候都發生悄悄的改變了。
至於說其他的,那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