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位堅持自己原則,關心同校後輩的老院士,田路還能說些什麼呢?
“放心吧。”
最後輕輕地拍了拍手,石冬雲微笑著說道:“別人我不管,我和我的朋友們,一定為堅定的站在你這邊的。。。。。。”
。。。。。。
和石冬雲吃了一頓愉快的晚飯之後,第二天一大早,田路和父母弟弟一起踏上了回鄉的路。
五百多公里,六個小時,田勇一個人把車子開回了三明縣。
在田路看來,這就是一次普通的回鄉探親而已,因為家裡久無人住的緣故,大家回來後都直接住進了田勇,也就是田路的二叔家裡,然後他就準備挨個的拜訪一下自家的親戚們。
忽忽一算,從葉蘭懷孕時算起的話,田路已經有四年多沒有回來過了。
不管是田大偉這邊還是苗淑芬那邊,都是一個大家族,兄弟姐妹好幾個,而且頗為難得的是,父母兩邊的兄弟姐妹們一直相處的都非常好,大家也都是那種通情達理的人。就比如說田路,親戚們都知道他現在發達了,不光是名聲上,錢也著實賺了不少。但是除了二叔因為擔心兒子在家閒著不學好,送到田路身邊之外,其他人不約而同的,誰也沒有上門去打打秋風的意思。
一般中的那些勢利親戚,田路這邊真是沒有。
除了自家的親戚之外,田路原本還想找幾個當年要好的初中、高中同學聚一聚的,不過沒兩天的功夫,計劃中平靜的探親之旅就被打破了!
首先上門的是縣城人民醫院的院長、書記,以及神經內外科的兩位主任,田路一個初中同學在縣醫院神經內科做護士。偶然間興奮的說起了自己這個同學回家探親的訊息。立刻就把幾個領導給招來了。
作為剛剛新鮮出爐不久的美國科學院院士,而且還是今年華國科學院院士的有力競爭者,田路在三明縣的名聲可是相當大的!事實上,就在他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的第三天。相關的祝賀條幅就已經掛在了他當年就讀的初中。高中。甚至於小學的校門上,市裡的報紙還特意的跑道縣城,採訪了好些人回去。寫出了一篇自豪之極的文章出來!
這裡不比江南省那樣的地方,一個縣城能出一個院士,而且是美國的院士,那絕對是值得讓全縣人津津樂道許久的事情了。
如今聽說田路回鄉的訊息,縣醫院的幾個人哪還有不上門擺放的道理?
雖說有些不太感冒,不過畢竟是同行,而且考慮到親戚們都在縣城居住,以後免不得要上醫院看醫生,所以田路熱情的招待了一下四名醫師,讓他們一時間頗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了。畢竟只是一家縣醫院而已,平時最多也就是請市裡的專家來講講課,做做手術什麼的,省裡的想請都不是很容易,就更別說田路這個級別了。
以這次回鄉只是探親為由,田路婉拒了縣醫院院長邀請他去醫院參觀講課的建議,準備讓自己重新回到計劃的軌道上去,但是他沒想到的是,訊息一旦有一個人知道,第二個和第三個自然也就不會遠了。。。。。。
初中的校長,高中的校長,甚至小學的校長們紛紛上門,邀請他重訪母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勉勵一下年幼的學弟學妹們,為此他們甚至不惜讓正在放假的學生們重新返校!
哭笑不得的田路當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個提議!
就在登門的人越來越多,田路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時,果然,在回家的第四天上午,三明縣的父母官,縣長和書記也同時來了!
在隨行攝像機的關注下,兩位三明縣的大人物和田路進行了“親切”的交談,高度讚賞了他在科學領域做出的貢獻,評價了他為家鄉掙得的榮譽,最後還希望田路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回到家鄉支援一下人民的衛生事業!
別說田路,就連剛開始破引以為傲的父母和親戚們,後面也有些扛不住了。一次兩次是新鮮,如果每天都是這樣的話,那就只能是讓人頭疼了。
於是,在回到家的第五天早上,田路從自己曾經生活了十八年的家鄉落荒而逃了。。。。。。
提前結束了國慶長假的探親之旅,田路回到了人生的主陣地京都,休息兩天之後,重新開始了日常的工作、教學和科研等等事務,只不過隨著十月的日曆從前往後一頁頁的翻過去,來到下旬的時候,他周圍的氣氛驟然間變得緊張了起來。
神經生物學研究所、未來生物實驗室、附二院神經外科,甚至包括田路的家裡,每一個和田路相關的人都在密切的關注著,關注著隨時都有可能釋出出來的訊息!
從十月底到十一月初,今年華國科學院新增院士的名單隨時都有可能出來!
倒是作為當事人的田路自己,並沒有太多的關注這方面的事情,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那間實驗室上面。在韓佳的帶領下,蘭田公司正在以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成長了起來,田路必須要儘早把自己答應人家的其他四種新產品給“研發”出來,而且應韓佳的要求,這個數字現在已經增長到八個之多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