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晚飯前面吃的還不錯,餐廳的環境也好,服務也好,包括菜品的味道什麼的都非常棒,至少很合田路的口味,但是後面的時候,所有的好心情都被破壞掉了。
說句心裡話,田路當然希望當選科學院院士,而且當他看到家人得知自己入選大名單後的興奮和狂喜之後,這種希望已經漸漸演變成了期盼。但是,田路同樣也知道,科學院並不是那麼好入的,比如說京師大學的那位海歸,學術成績可以說遠超大部分的院士,不也是一波三折,經過三次才入選的嗎?還有那屢獲國際大獎的世界知名科學家,更是申請過好幾次,最後還是被擋在門外!
所以田路的心態擺的很正,覺得就算不能入選也是正常的,反正自己還年輕,等到兩年後血腦屏障理論大成,那麼就誰也不能阻止他前進的腳步了。
但是,今天晚上的事情還是讓田路無法接受……
..
雖然如此,但是回到家之後田路還是很快就變得愉快了起來,尤其是當女兒田樂認認真真的給他端過來一杯水,讓辛苦一天的爸爸喝的時候,那滋味兒,幾乎和一項重大的課題結項差不多了!
今年這個九月,兩個孩子都該上幼兒園了。
家裡也沒去找什麼名校,就選擇小區的一傢俬立幼兒園。葉蘭他們特意的去看過,條件相當不錯,而且因為樓盤檔次較高的緣故。雖然收費比較貴,但是保安等各項設施都很完備,讓人頗為放心。
從這方面來說,田路還是相當喜歡自己家這個小區的。
去年競標會結束之後,葉蘭曾經一度提出過買棟別墅,然後全家住過去的提議,不過馬上就被田路給否決了。田路不像那些公司的大老闆一般時間zì yóu,無論是作為醫師還是科學家,每天都要準點的去上班,以京都這個城市的交通狀況而言。住得遠純粹就是給自己找罪受了。當然。如果葉蘭堅持買的話他也不會反對,只是平時絕對不會去住罷了。
葉蘭最後也是放棄了那個打算,不過還是花一大筆錢把單元的另外一套房子買了下來,葉蘭的父母和自己住。另外一套田路的父母、妹妹和田勇住。這樣的話安全係數頓時就高了許多。也幸好這個小區開盤的時候正值炒房的高峰期。另外一套是有人買來投資用的,在葉蘭的金錢攻勢之下,很快就拿了下來。
對於正在同時享受忙碌工作和悠閒生活田路和葉蘭來說。人生就像一瓶美酒,時間越久,反而顯得越發的醇香了……
回國的第一週,田路的工作時間一直都是忙忙碌碌的。
最重要的自然是參加京師大學和附二院為他專門準備的慶祝會。其實所謂的慶祝會也非常簡單,比如說京師大學那邊,也就是校長曹穹,醫學院院長費立以及基礎醫學院院長等幾個大佬,加上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的員工代表,八年制學生代表等等,二十幾個人開了個座談會,掛個橫幅,照張相,聊聊天,吃吃飯而已。至於說附二院的話,聲勢稍微大那麼一些,院長,幾個副院長,書記和副書記,醫務處,教育處,科研處等等部門的領導,加上一些科室主任們,形式也和京師大學的一模一樣。
相對於純粹走形式的慶祝會,田路應付起三波手下可就艱難多了。
當初剛剛得知自己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的時候,按理說田路是應該請客的,但是當時的他還是悄悄的跑掉了,不過不管是那群人都沒有按照他留下的話說的那樣,各自去吃飯,而是憋足了勁兒等著他回來。尤其是第一天上班的晚上,因為費立請客的緣故,田路再一次放了神經外科的鴿子,於是補請的時候就徹底的遭殃了,一個個下屬們詭笑著圍上來,以祝賀的名義紛紛向田路舉起了酒杯……
除此之外,應付媒體記者反而成了田路最輕鬆的事情。
兩個電視臺,一份報紙,田路總共花了一天半的時間來應付。健康報還好一些,因為是專業報紙,而且一篇採訪的篇幅終究是有限的,所以記者的提問都是很jīng練的問題,方向也較為專業一些。但是電視臺的話就不一樣了,完全外行的記者們只是一味的關注田路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的感受、問他過去的成績以及未來的打算等等,搞得田路有些煩不勝煩,只不過面對著鏡頭他也只能是忍耐了……
忙忙叨叨一個星期之後,田路總算是暫時清閒了下來。
當然,也只能是暫時清閒而已。
中間週三的下午,一個個神秘的客人訪問了田路在附二院神經外科病房的辦公室。
來人是為那位林教授充當說客來了。
或許真是覺得今年是自己最後一個希望了,林教授可以說是拼出了全力!不僅到處活動,尋找關係,而且最後甚至直接把主意打到了田路的身上!
可惜的是,田路早就打定了主意,已經不是其他人能夠改變的了。
院士,這個頭銜本來就應該只是個榮譽而已,如果按照世界大多數國家給他的定義,最多是代表著一名科學家的學術地位,但是在現代社會,在華國正在經歷的一個特殊階段,它被國民們賦予了一種特殊的含義,或者說,它已經成為了一個符號,承載著普通人太多太多的夢想與期待!
也正因為此,每次增補院士時都會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而每當院士們出現學術造假或者其他等問題時,都會惹起軒然大波,沸沸揚揚的鬧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