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麻煩啊!”
瞥了辦公桌前念著記事本上一條條記錄的何天林,田路無奈的長嘆了一口氣。
昨天晚上回到家之後,田路收到了極為熱烈的歡迎,不僅僅是自己的父母和妹妹,葉雲清夫妻倆更是狂熱,一直追問他這次去參加院士大會的各種細節,看樣子恨不得自己當時就在場一樣!
田路原以為那就是葉蘭嘴中的麻煩,但是當休息了一天,按照慣例在出差後的第一天來到醫院的時候他才發現,家裡的麻煩簡直就不算麻煩啊!
到醫院門口的時候還好,一走到外科大樓門口,田路就瞧見了門上那大大的橫幅,科學院院士那幾個字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到了科裡之後就更加厲害了,到處都是祝賀的標語,早交班的時候醫師、護士、學生、國外交流醫師全部到齊,那聲勢著實嚇了田路一跳!
剛用一頓晚飯把大家勸散,何天林又貼了上來。
“。。。。。。總的來說,希望採訪您的電視臺有七家,報紙有十六家,而雜誌的話有三家!”
何天林聲音低而急的說道:“我知道您不太喜歡這樣的活動,但是這次恐怕必須要接受採訪。。。。。。至少也要接受其中部分媒體的採訪才行!”
說到這裡的時候,何天林的腦門上已經是開始出汗了。
田路出國的這段時間,他倒是清淨了。但是何天林可是飽受那些媒體記者們的騷擾,幾乎每天都有人打電話過來詢問主任有沒有回來,或者乾脆直接提出先採訪他一下。田路沒有發話,自然誰也不敢做主,誰都知道這位老大向來不怎麼喜歡這種事情,不然這兩年那麼多的電視節目邀請他,何曾見過他答應?
不過這一次,真是不一樣了。
前面不管田路做出多少讓業內人士震驚的科研成果,在神經生物學和神經外科多麼的受人矚目,終究只是在一個非常小的圈子裡面有名而已。哪怕是他當選了京都市的主任委員。未來生物賣專利得了二十多億美元。也並沒有讓他的名字太過張揚。畢竟主任委員只有京都市的神經外科醫師們看重,而賣專利的事情雖然上了新聞,但是突出的是實驗室,田路有意的“隱身”了。唯一一次例外。可能就是國家電視臺的那次採訪。不過一般人誰會在乎這樣的新聞。看看也就過去了。
但是這一次,他可是戴著“院士”的頭銜回來的。
在華國,這些年院士的名頭實在是太好使了。不僅僅是專業科研人員們關注,普通人對這些科技精英們的關注也上升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內,只要出現了“院士”這樣的字眼,人們總是會停下目光,去關心一下。
而且,相對於國內每兩年增加上百名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當選國外院士的事情就顯得格外醒目了,尤其是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更是如此。
事實上,美國科學院中的華人何其之多!
田路記得自己還在美國的時候,有一年偶然的關心起美國科學院院士的增選,同年正式院士加外籍院士總共九十多個,其中華人就有八人!但是讓人遺憾的是,這八個人裡面只有一個是來自國內的,其他有兩個是純粹的美國人,美國出生,美國長大,另外五個都是國內讀了大學之後出來的。
真正還擁有華國國籍的院士,不過十數個而已。
田路是最近的一個,也是最年輕的一個,而且如果翻翻今年進入華國科學院的增選院士第二輪評審名單,你會發現田路同樣是其中的一個,而且也是最年輕的三人之一!
這樣的新聞,記者們能看不到?
頭疼的咂了咂嘴,田路微一沉吟,無奈的問道:“那你說說看,都哪些媒體是必須要接受他們採訪的?雜誌就算了,無非就是一些非專業的期刊,我沒有興趣!另外,最多三家,多了絕對不行!”
“好的,那麼就兩家電視臺和一家報紙好了。”
田路一下子就斃掉了一類,數量也限制的很死,不過何天林也不是很在意,點了點頭道。
“嗯。”
田路滿意的點了點頭,示意何天林繼續說下去。
輕輕咳了兩聲,何天林道:“電視臺的話,國家電視臺和京都電視臺肯定是躲不開的,國家電視臺不說,頂級最高,京都電視臺的話也非常有必要,畢竟咱們生活在這個城市,不能太得罪他們了。至於說報紙的話,您覺得是接受行業報紙好,還是大眾報紙好?”
“行業報紙!”
毫不猶豫的,田路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好,那就健康報吧。”
田路乾脆,何天林也不拖沓,很快就幫田路定了下來。不過稍稍想了想,他還是笑著說道:“主任,採訪都在您的辦公室進行,可以嗎?”
“可以。”
田路點了點頭道。
一時的煩惱之後,田路很快就接受了現實。不過他現在看的很明白,科研領域不是娛樂圈,所謂的焦點人物也不是那些大明星,就算當時大家都很關注,無非也就是三兩天的功夫,新鮮勁兒一過去自然就什麼事兒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