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上給神經外科爭下一棟樓,讓田路再一次站在了整個附二院的風口浪尖上。
在今年,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第一次自然是三月底的那次學術交流大會,不說會上宣佈的那些科研成果,只是會議的人數和規格,以及在專業領域內引起的轟動就足夠讓人側目了。
第二次剛剛過去不久,未來生物的那次競標會同樣在附二院引起了轟動,而且也比其他地方要大多了!
至於說這一次,幾位主任也不一定是什麼長舌婦,不過既然當初要了那麼大的地盤,回去的時候一宣佈最終的結果不如人意,稍一解釋其他人也就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事兒了。而得到這個訊息之後,不少科室的醫師們都是有些憤憤不平了。
不過很快,這些不平就徹底平息了下來。
這倒不是想通了或者怎麼的,而是因為在六月的第二個週一,京師大學、京師大學醫學院以及附二院三個官方網站同時更新了一個加粗的新聞標題!..
“醫學院結出科研碩果,六月尖端科研論文發表數量創新高!“
“熱烈祝賀我院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繫列文章在國際頂級刊物《nature》和《歐洲神經生物學雜誌》中發表!”
“我院神經外科田路教授三篇文章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bmj同時發表!”
就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樣,這三條新聞立刻便把眾人心中的質疑給打消的無影無蹤了,就連這幾天私底下一直怪話不斷的劉朗,一時間也徹底的失聲了!
沒人敢再說那個田主任狂妄了。
縱然保羅沒有把田路給他的文章一次xing發表,但是《nature》雜誌的這一期也差不多成了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的專刊,三篇有關血腦屏障的文章幾乎佔了將近五分之一的篇幅!而且更加讓人驚歎的是,田路在這一期的雜誌中發表了他近些年來第二篇有關於血腦屏障研究的綜述!
一篇綜述。其價值已經超過其他兩篇文章了!
綜述的質量如何暫且不提,能被一本學術期刊邀請去寫綜述這本身就是對研究者的莫大肯定,更何況邀請的還是《nature》這樣的雜誌?
當然。外行人看的東西可能會稍微表面一些,但是那些內行人,比如說田路在血腦屏障領域的同行們,從這三篇文章中立刻就能看出不一樣的東西了……
如果說這三篇關於血腦屏障的文章讓外行人驚訝。內行人興奮,《歐洲神經生物學雜誌》上的相關文章開始引起旁人注意的話,在bmj雜誌上發表的另外三篇文章。所引起的簡直就是業界的轟動了!
兩三個月前,能夠來到京都參加會議的,畢竟只是神經醫學界極少的一部分人,縱然後來有了一波傳播,但是大部分神經內外科醫師們都不可能知道田路在會議上宣佈的那些科研結果,因此在拿到這期的bmj雜誌並且看完了那三篇文章之後,心中的驚訝就可想而知了。
第一篇有關癲癇外科的文章非常重要。但是畢竟是一個課題的第二階段總結,雖然讓人期待但是還不至於太過,但是第二篇有關癲癇常規診療的文章就讓很多神經內科甚至外可口醫師們眼前一亮了!幾乎和田路在外科領域的研究一脈相承,眾多在全世界都極有聲望的醫院,眾多頂尖的臨床醫師。以及大範圍、大樣本量的研究結果,都讓這篇文章從頭到尾都充滿了說服力,而結果與討論中,那充滿了誘惑力的資料更是讓人怦然心動!
但是,真正讓神經外科醫師們心動的,是隻刊登了部分內容的最後一篇文章!
&nj雜誌總編的計劃成功了,當初他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伊利斯的請求,力主把田路的文章分成三期來發表看來絕對是正確的,僅僅在這期雜誌出版後的一週內,無數的詢問郵件已經迫不及待的發了過來!
或者說,應該是田路成功了……
京師大學醫學院,院長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