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走進科室的大門,田路就已經忍不住開始拉開自己的羽絨服拉鍊了。
醫院病房的溫度,永遠都是為住院病人考慮的,所以即便是外面大雪紛飛,但是這裡面卻是溫暖無比,對於剛剛從樓外面進來的田路來說甚至可以說悶熱了。
“田教授,早上好!”
田路剛剛走進走廊,充滿活力的聲音立刻便傳了過來,抬眼望去,一名年輕的醫師站在走廊的一側,身子已經彎了下去。 ..
“呃……早上好,”
田路暗暗苦笑了一聲,走過去低聲道:“小島,這裡不是rì本,你不用每次見過都這樣的,打個招呼就可以了。”
“是,是的,田教授!”
來自大阪的小島二郎連忙小雞啄米似得點了點頭,恭敬地回答道。
眼看對方和往常一樣,明顯是沒有聽進去,田路也只能是無奈的搖了搖頭,任他去了。來神經外科進行交流已經足足一個月了,但是這個固執的rì本人還是堅持他自己的習慣,每天第一次見到田路肯定是要鞠上一躬。
一次兩次是新鮮,每天都這樣就讓人有些受不了了。
不過正準備離開的時候,田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笑著說道:“對了,節後第二天我有一臺腦深部電刺激術,患者是抽動穢語綜合徵,你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會議室看看的。” ..
聽了田路的話之後,小島心中頓時大喜:“是,我一定會去看的,非常感謝!”
對方連忙又是一鞠躬,讓田路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趕忙快步走開了。而直到田路走開了五米之外後,小島這才興奮的握緊了拳頭。來了京都之後。因為各種原因,他才僅僅看過田路兩臺手術直播,因此分外珍惜這樣的機會。要知道。神經外科裡的任何一個人,不管是附二院的醫師們,還是國內外來交流的醫師們都很清楚一件事情:田路的手術就是標準、乾淨、漂亮的代名詞!
而且更重要的是,田路的手術直播絕對不是像看錄影一樣枯燥簡單。因為直播可以實時交流的原因,每一個步驟他都會給出詳細的解釋,還有更多的知識連結與其他注意事項。觀看的醫師們甚至還可以及時的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
這幾乎可以和充當助手的待遇一樣了!
按照田路的規定,無論是來自哪個國家,哪個醫院,什麼級別的醫師,在附二院神經外科都沒有站上手術檯的權力,而只能是一個旁觀者。這一點,曾經引起了非常多人的不滿。不過在田路的強硬堅持之下,從科室招收進修交流醫師的第一天起就持續了下來。
只有在附二院有行醫資格的人才能上,田路的堅持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刻板,所以每一次手術直播都是眾人直恭習的良機。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那些國外醫師的強烈要求下。田路最後幾乎每週都要申請直播的許可權。好在其他科室使用裝置的頻率本身就不是很高,所以劉明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正是因為這些措施,加上每週田路都會親自與這些外來醫師們進行交流,所以在一年之後,申請前來京都的國內外醫師數量驟然增加了不少!
小島二郎就是這樣來到了京都。
當初得知有這麼一個來京都進行交流的機會時,小島和大多數的同事一樣都不是很在意。當然,這並不是因為附二院神經外科或者說田路的吸引力不夠,事實上,因為醫院和這裡有合作關係的緣故,對這邊的情況相當瞭解,所以大家並沒有因為rì本醫學的總體發達而無視這樣的機會,對於來這邊交流都是很嚮往的,畢竟在癲癇外科領域,附二院確實走在了最前列。
不過在一個特殊的機緣下,小島申請了這個機會,而之所以沒有人和小島競爭,實在是因為田路要求的時間太長了。在和各個合作伙伴簽訂的學術交流備忘錄裡面,田路明確的提出,任何一位來附二院神經外科交流的醫師,都必須待滿半年的時間!
半年,這個時間對於大家來說可絕對不短!
如果是對於一位華國醫師而言,別說讓他們出國交流半年,就是一年甚至兩年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他們明白,醫師的工作是需要大量時間和經驗來堆積的,接觸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時間越久,對於自己回國以後的發展就越有利。但是對於那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醫師而言,如果讓他們接受來京都進行最少半年的交流,確實是有些難度。
無他,還是舊觀念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