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他大方,還不如說您現在的學術地位不一樣了。”
接著田路的話頭,何天林笑呵呵的說道:“再說了,這是他主動請您去講課,如果真是給買了一張經濟艙的票,以後恐怕就。。。。。。”
雖然何天林沒有繼續說完,不過田路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得啞然一笑。
確實,如果說前幾年在血腦屏障以及癲癇病灶定位方面的成績,讓田路在基礎研究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的話,那麼今年五月份的這次學術成果大爆發讓他徹底地成為了權威!
全世界學術界都不得不承認的權威!
權威這個詞,有的時候真的是用得很濫,比如看電視,聽廣播,經常可以聽到上面說某某醫院的某某權威專家,甚至一些僅有兩三層小樓的民營醫院都有退休的權威專家,好像所謂的“權威”遍地都是,一點兒都不值錢似的。但是實際上,那只是針對普通老百姓而言的,在真正的學術界研究者們心中,權威這兩個字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用的!
就像一兩年前的田路,雖然已經是國際上頂尖的研究者,但是依舊還當不得權威這個稱號。
無他,權威這個詞不僅僅要求你有頂級的研究和成果,擁有著讓人望塵莫及的成績,同時還有著更為重要的一個指標,那就是必須在某個領域中擁有著超越所有人的實力,有著充足的積累才行!
這就像是一個家,有一天,他有一本突然大火,站上了暢銷榜的位置,這足以讓他聲名大振,名利雙收。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他就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作者。只有當他接二連三的出版一系列的暢銷之後,才會得到大眾的認可,成為知名的作者。
以前的田路,在癲癇基礎領域成果還不算是很多,而且血腦屏障方面雖然有著世人公認的實力,也有著讓人驚歎的成果,但是畢竟數量實在是少了些,前前後後只不過是有三四篇文章面世罷了。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田路前後兩次在歐洲神經協會聯合會大會上發言,為全世界的研究者們指出未來前進的方向,人們恐怕也只會把他當做一名出色的,而且運氣不錯的研究者而已。
很多時候,質量並不能取代數量。
作為一個權威專家,無不是在某個領域積拼搏了數十年,積累起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學術聲望,從而才能得到同行研究者們的承認。
但是就在今年的五月份,田路提前無數年開始邁向了那個位置!
作為通訊作者一口氣發表了八篇文章,四篇血腦屏障,四篇癲癇基礎研究,另外還有一篇分量極重的癲癇外科成果!這樣高密度的論文發表,再加上他以前的成績,已經不會有人再懷疑他在這兩個領域中的實力了。
就像《nature》雜誌五月份的線上評論說的那樣:“在過去的幾年間,他幾乎掌控了整個世界對於血腦屏障的研究和認識程序,而這種掌控,在未來幾年間仍然將繼續下去。。。。。。”
。。。。。。
目送著何天林走出辦公室,田路又看了一眼機票資訊,然後才疊起來放到了自己的錢包裡。這次應洛克教授的邀請去舊金山,當然不可能僅僅是為了再次去給老同事們上上課,這絕對不值得讓田路跑上一次,哪怕邀請他的是洛克教授!事實上,田路只所以痛快的答應這個邀請,最大的目的還是為了去推廣自己在神經外科規範化診治上面的方案!
和舊金山醫學中新神經外科的合作進行的非常順利,迄今為止已經積累下了數百例患者資料,至少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效果可謂驚人!比如說術後癲癇的發生率,舊金山那邊比以前降低了至少三分之一,而在田路帶領下,附二院神經外科的發生率更是降低了一半以上!
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比例!
如果不是因為相對於龐大的神經外科手術數量而言,這區區數百例患者著實太少的話,這可又是一項比那些個癲癇外科研究成果更加驚人的成績!
所以田路準備再次遠赴舊金山,去給自己的研究尋求更多的支援!
本來尋找合作伙伴的最佳地點應該是在國內,畢竟相對來說國內很多醫院的手術量相當大,是個很好的機會。但是同樣的,國內複雜的情況卻制約了這方面研究的開展。一方面,田路的這些規範診療太過消耗醫療資源,並不見得大家都願意在沒有看到明確正確的前提下執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田路個人影響力的特殊性所致。他這些年的文章全部在國外發表,而且回國的時間也短,所以在國內的影響力甚至遠不如在舊金山,乃至整個加州。。。。。。
想起兩週後就要再回舊金山,田路心中稍稍有些感慨,過了好一陣兒才回過神來。
出了會兒神,耽擱了不少時間,這會兒田路開啟了兩個網站,再次瀏覽起了自己在上面釋出的兩本書。
很明顯,神經科學學會和《華夏神經外科雜誌》的網站都沒什麼人氣,田路釋出兩本書的地方也同樣是如此。在雜誌上已經刊登了訊息,不過剛剛才出版一個星期左右,就算是有人來看恐怕也都是剛剛下載回去,恐怕看完的還不多。
掃了一眼,發現沒有什麼變化之後,田路很快就開啟了另外一個文件,然後霹靂啪啦的敲打起鍵盤來。中文版的已經發布了,英文版的話,兩週後的美國之行正好是個機會。。。。。。(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