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編委?”
田路微微一怔。
“是的!”
夏沫知道田路肯定會心有疑惑,連忙解釋道:“我們雜誌的編委會是四年一屆,和神經外科學術委員會是同步改選的,而且增加編委需要上報學會進行批准,所以我們只能先聘您為特約編委,然後等到今年九月份改選的時候再正式聘您為正式的編委。”
“哦,是這樣啊。”
田路恍然大悟道。
見田路臉上並沒有什麼不滿的申請,夏沫心中一鬆,笑道:“據我所知,田老師應該還沒有在什麼雜誌上擔任編委一職吧?”
“差不多吧,我是隻在《nature》雜誌擔任審稿專家,其他雜誌確實沒有怎麼接觸過。”
田路老老實實的答道。事實上,如果是在神經外科領域,夏沫確實是第一個找上門來的編輯。但是如果是在基礎醫學研究領域,那找過田路的雜誌可就多了去了!只不過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再加上田路實在不願意在這上面花費太多時間,所以全都婉拒了的。否則的話。他恐怕早就和某些專家一樣,在個人簡歷的社會任職一欄上掛滿各式各樣的頭銜了。
“《nature》?”
聽到這個雜誌的名字後,夏沫的瞳孔猛地一縮!
沒有注意到對方申請的變化,田路只是微一沉吟之後就痛快的說道:“這個沒有問題,我可以擔任咱們雜誌的特約編委一職!”
所謂的編委,其實就是幫雜誌把好文章的學術關而已。畢竟雜誌編輯們雖然都是科班出身,但是不在臨床,對於文章的學術內容不見得能夠把握的好,所以必須請專業人士來進行篩選。而對於擁有醫學文獻支援系統的田路而言。這根本就不算什麼事兒了!而且實際上,對於一位臨床的醫師而言,能夠應邀擔任一本雜誌,尤其像《華夏神經外科雜誌》這樣國內頂尖雜誌的編委,應該是一件比較榮耀的事情了。
對於臨床這方面,田路不打算像基礎研究那樣一味的拒絕了。相對來說,基礎研究領域田路的主戰場,包括合作伙伴多在國外,但是在臨床方面,他將來的重點還是希望能夠放在國內的。
不過儘管如此。見田路答應下來之後,夏沫心中還是不由得一喜。
作為一個行事穩重的編輯部主任,夏沫請田路過來之前當然做足了準備,尤其是把田路這些年發表的文章一一的看了一遍。只不過她越看越是心驚,《nature》、《歐洲神經生物學雜誌》、《BMJ》,每本雜誌的名字都是如雷貫耳,尤其可怕的是,短短四五年的功夫,田路竟然在這些雜誌上發表了十餘篇文章!雖然多是基礎研究領域的論文。和夏沫他們的專業領域似乎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僅憑今年那篇BMJ的文章而言,就足以讓夏沫信服了!
“還有一件事兒!”
趁熱打鐵,夏沫接著笑道:“不過這件事兒恐怕就比較麻煩您了。”
“夏主任請說。”
和剛才一模一樣的話,再次從田路口中說了出來。
稍稍猶豫了一下,夏沫這才正sè道:“是這樣田老師,我們編輯部今年十一月份的時候有一個功能神經外科的學術大會,想要邀請您作為會議的講課專家,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
“十一月份?”
聽到了這個時間安排,田路的眉頭不由得一皺。
“怎麼?和您的其他安排有衝突嗎?”
看到田路的神sè似乎有些為難,夏沫的心頭頓時一沉。
田路點了點頭道:“是有一些,我剛接受了世界抗癲癇聯盟的邀請,十一月份要去次歐洲。你們這個學術會議是幾號?”
“十七號到二十號。”
一愣之後,夏沫連忙說道。今天和田路的這次會面,著實讓夏沫吃了不少次驚!作為神經外科編輯,夏沫當然知道世界抗癲癇聯盟是怎麼一回事兒,心裡對田路的能量越發的重視了起來。
“那應該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