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田路心裡很明白,這種事情,可一可二,但是絕對不能再三再四了!
別人暫且不說,恐怕兩個學生和鄭業心裡,未嘗就沒有懷疑的念頭:你是怎麼知道這種方法可以製備出完美的癲癇動物模型的?你是如何知道那種蟾蜍的體內可以產生這種小分子化合物,而且可以閉合應激開啟的血腦屏障?畢竟如此精準的試驗計劃,還有幾乎從不出錯的具體步驟,讓誰都難以理解:只是一個人,又沒有經過大量時間和實驗的驗證,田路到底是怎麼得出那些結論的?
所以彎路可以少走,提示可以照給,但是絕對不能如此的直接了。以後的研究再像這兩次的話,恐怕早晚就要出問題。
按照田路的想法,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出提示,減少走彎路的機率。比如說發現一種新型的化合物,用來治療一種疾病,那麼田路可以劃定一個範圍,然後讓實驗人員在這個相對的小範圍內進行尋找和實驗,這樣既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又可以稍稍說得過去一些。
但是問題是,即使是給出了一個小範圍,比其他的研究機構已經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依舊不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實驗室可以做到的事情。
所以田路才會打起上面空置樓層的心思,才會開始琢磨起如何招聘人才的問題了。
當然,田路現在也有這個資本。
先後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五篇文章,田路在神經生物學領域的名聲大振,已經具備了吸引其他研究者加盟的基本條件;而這段時間轉讓癲癇動物模型製備技術,也給田路帶來了數以百萬美元的資金,除了資助其他合作伙伴以外,提供自己實驗室一個啟動資金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更何況,田路還有一個小分子化合物的專利沒有賣出去呢!
這半個月來,那幾家跨國公司沒有什麼動靜,但是田路不用猜就知道,對方絕對不是沒有興趣,或者說放棄了,而是肯定在緊鑼密鼓的對資料進行分析,尤其是他們各自的研發部門,恐怕現在就是對那種小分子化合物的可靠性和可行性進行全面的評估!
畢竟是牽涉到一筆鉅額資金的交易,沒有誰會那麼輕率的作出決定。
田路心裡有底,自然是不用擔心的,他現在唯一需要關注的,就是那些跨國巨頭們到底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而不管這代價有多少,至少讓田路建立一個高標準的實驗室,招上十個,甚至幾十個高素質的人才是足夠了!
“叮鈴鈴。。。。。。。”
正琢磨著如果拿下一層樓作為實驗室,房間應該如何分配,如何設定的時候,田路的手機突然響了。拿出來一看,是童向陽的電話,田路乾脆也沒接,直接下樓到了他的辦公室。
“童老師,找我有事兒?”
敲門進屋,田路笑著問道。
見到田路,童向陽頓時眼前一亮,笑呵呵的站起身給他倒了杯水,然後才說道:“是這樣,這不馬上又到下一屆八年制學生選導師的時候了嘛,怎麼樣,今年還有興趣嗎?”
“當然有興趣!”
田路頓時喜道。真是瞌睡來了有枕頭,剛剛還在想招聘的事情,童向陽就給田路送來了大好的機會。雖然和夏若和黃依依一樣,這些學生們暫時還派不上太大的用場,但是田路短時間內本來也就不指望他們,更看重的是他們未來的潛力!
“和去年一樣,學校還是給你兩個名額。今年你不用自己單獨招生了,和咱們所裡其他的導師們一起去見學生。”
說完,童向陽搖了搖頭又笑道:“不過我想,今年和去年不同的是,你的選擇恐怕就多了去了,哈哈!”
確實,去年學生們對田路不瞭解,而且也抱有著懷疑的態度。但是今年有了三篇文章打底,恐怕誰都明白,田路可是一個最熱門的選擇。如果夏若和黃巧巧再回去稍微那麼一宣傳,今年田路的門檻恐怕就要被學生們踏破了!
“呵呵。”
田路心中高興之下,也不由得低聲笑了起來。
附二院神經外科招聘的時間和八年制學生們選導師的時間剛好重疊在了一起,這讓田路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種奇妙的感覺:似乎正好契合了他現在面臨的情況一樣,無論是在臨床和基礎上面,都將迎來了一個大發展的時機。
或者,換一個說法:全面擴軍的時候到了!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一百九十七章 全面擴軍)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