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午十點開始,到下午六點結束,整個手術持續了整整八個小時,兩個人確實是累了,也餓了,所以這頓飯吃得分外香甜。羅右更是配合著飯菜,把那瓶紅酒給喝下去了小半瓶。一直等到肚中的飢火稍稍緩解了一些,兩人才放慢了吃飯的速度。開始有說有笑的聊了起來。
“呵呵,這人要是餓了,果然是吃什麼都好吃。”
夾起一筷子魚肉。羅右笑呵呵的說道:“平時我是很少吃魚的,不過今天就覺得味道特別好,吃了不少,哈哈!”
“辛苦了一天了,羅主任,您多吃點兒!”
田路微微一笑,提起筷子道。
實際上對田路來說,他奉行的是每頓飯最多七八分飽的原則,現在已經吃的差不多了。不過飯桌上他作為請客的一方,為了避免客人尷尬。自然不能停下筷子,慢慢的吃著,喝著,和羅右閒聊著。
“吃飯,就應該是細嚼慢嚥。定時定量。我老婆總是埋怨我不按時吃飯,吃的時候就跟打仗似的,熬出胃病來了。”
羅右心生感慨道:“可她也不想想,外科醫師,尤其是咱們神經外科醫師,誰敢保證自己能天天正點吃飯?一臺手術好幾個。甚至十好幾個小時,患者能在手術檯上等你吃完飯再來做?”
對於羅右的話,田路深有感觸的點了點頭。因為有著系統的幫助,他做手術很少有時間持續特別長的,但是對於一般的神經外科醫師而言,如果病變部位解剖結構複雜,手術難度很大的話,往往就需要辛苦很長時間,別說吃飯了,恐怕就是想上個廁所都要忍著!
在這方面來說,恐怕大多數外科醫師都是一樣的了。
“小田,聽說你是從舊金山醫學中心回來的?”
喝了一口紅酒,羅右突然有些好奇的問道。
田路點了點頭笑道:“是的,在舊金山呆了七八年,去年才剛剛回國。”
“舊金山醫學中心,那可是個好地方!”
羅右舉著酒杯,有些感慨的說道:“當年我在匹茲堡進修的時候,曾經去舊金山參加過一次神經外科的學術會議,至今對他們那裡的條件還是記憶猶新,羨慕不已啊!”
笑了笑,田路沒有接話。說起來,他現在不時地也會懷念起舊金山的條件,良好的醫療環境,各種各樣先進的儀器裝置,充足的醫療資源,讓醫生們只用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和研究,完全不用考慮其他的事情。相對於國內而言,在那裡做醫生某些方面確實要輕鬆一些。
心中正稍稍升起一些感慨,田路就聽到羅右低聲的笑道:“小田,我在十月份有個顱底的培訓班,有沒有興趣來客串一把講師?”
“培訓班?講師?”
田路聞言微微一愣,指了指自己問道:“我?”
“對啊!”
羅右眨了眨眼睛笑道:“這個培訓班規模很小,也就二三十個人,講課的就我一個人,怎麼樣,有沒有興趣?”
這麼一解釋,田路頓時就明白了:“哦,您說的是和企業合作做的培訓吧?”
只有二三十個人的培訓班,無論是圖名還是圖利,意義都不大,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企業的資助,並且來聽課的也都是企業的客戶。當然,會來參加這麼小規模培訓班的,也只有下面那些神經外科不是特別強大的醫院。
“沒錯,是奧庫公司贊助的培訓班。”
羅右倒也不遮遮掩掩,很是大方的笑道:“我想請你講一講顱底的解剖,大概也就是兩節課,一個半小時左右,怎麼樣?”
從白天手術時的情況看,田路對顱底解剖的理解甚至要遠遠超過羅右自己本人,所以他也是一時興起,對田路發出了邀請。
“沒問題!”
既然這樣,田路也痛快的答應道:“只要到時候我有時間,一定去!”
田路對於這種和企業合作的小型培訓班相當的感興趣,因為這是在附二院神經外科實力尚未足夠強大之前,宣傳自己的一種好方法。比如說,到時候就可以和維森公司談一下,用這種小培訓班的形式來推廣田路設計的那套手術器械。
一想到維森公司,田路心中一動,衝著羅右笑眯眯的說道:“說起來,羅主任,您有沒有一種感覺,咱們現在用的這些手術器械,比如咬骨鉗什麼的,是不是有些太笨重了。。。。。。”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一百六十七章 培訓班)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