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田路,冷冽馬上從椅子上站起來,招手道:“小田,快,來坐下!”
坐下之後,田路正要開口發問,卻見冷冽拿著自己寫好的材料急切的問道:“小田,你寫的這個東西,恐怕不僅僅是十一床患者的手術預案吧?”
“您看完了?”
田路沒有直接回答冷冽的問題,而是訝聲問道。那可是自己打一個晚上的材料,而且有些東西還是寫的比較深的,這才多長時間,冷冽就完全看明白了?
“剛看完術前檢查和診斷部分。”
冷冽搖了搖頭,然後連忙問道:“你先告訴我,你這東西到底是。。。。。。”
田路恍然,沉吟了一下之後點頭道:“是的,這份材料不僅僅是凌菲菲的手術預案,準確的說,是我參考了洛杉磯和舊金山兩所醫院神經外科多年來的腦囊蟲病手術病歷,再加上這些年來自己的思考和體會,產生的一些想法。”
果然!
田路說的很淡然,但是冷冽的心中頓時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自然不知道田路是參考後續十年內的醫學文獻,再加上更後期的一些理念,才總結出了這麼一套東西,在冷冽的眼中,只看到了一份極為嚴謹,而且可行性也極高的醫療方案!
或者可以說,這甚至已經不僅僅是一份醫療方案了。
雖然只看完了術前檢查和診斷部分,但是從資料的字裡行間,冷冽卻看到了一個極為嚴謹的體系。
從懷疑是腦囊蟲病開始,需要做哪些基礎檢查,而根據這些基礎檢查的結果,又有哪些指徵提示後續的檢查,一級一級的下來,有著非常清晰的層次。
每一個層次的檢查結果,提示著下一步的檢查或者治療方案,而腦囊蟲病的四種型別,腦實質型,腦室型,腦模型以及混合型,都各有各的特點,另外他們各有什麼樣的特點,分別對哪種檢查更加敏感,在田路寫好的資料中都有著極為詳盡的闡述!
田路甚至還自己建立了一個評分體系!
比如門診時的第一步:病人自述症狀,每一種症狀都有相應的評分,而根據相應的分數和症狀的組合,就可以計算出四種型別腦囊蟲病的可能性百分比。
然後再結合神經體徵檢查分數,生化檢查分數,影像學檢查分數。。。。。。
這就像一個臨床診斷支援系統的超級簡化版,或者說是腦囊蟲病診斷支援系統的簡化專業版,每一種檢查型別的分數和組合綜合起來,就能給出一個最終的可能性百分比!
可以說,如果這個方案真的可行的話,腦囊蟲病的術前檢查和診斷,將不再是一個難題,而是一個可以模式化,程式化的工作!
心潮澎湃之下,冷冽的第一反應不是去詢問田路這份資料的具體細節,而是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了田路的手臂:“小田,你老實告訴我,除了腦囊蟲病之外,其他的神經疾病你有沒有類似的東西?”
。。。。。。。。。。。。。。。。。。。。。。。。。
唉,這一章比我想象中要難寫的多啊!
不好意思,今天在醫院待了一天,到家已經**點了,剛剛寫完一章,看情況的話,恐怕今天也就只有一章了。
另外,在中醫院看到醫生穿著刷手衣和手術無菌服,然後在手術室裡做手術,我怎麼總是覺得怪怪的?
說不上來,反正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一百一十章 體系)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