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多位醫師幫忙撰寫的申請資料太過於出色,也或許是三位美國醫生的推薦信,尤其是兩位神經外科界大腕的推薦信起了作用,田路發出的十四份神經外科住院醫師申請,截止到今天為止竟然收到了八份面試通知,這讓雷亢等人不由得大呼逆天!
美國的住院醫師培訓崗位,名義上是公平的面向所有的申請者,但是實際上,卻存在著很多的潛規則,尤其是對外國的申請者們,有著諸多的限制。有些專業,比如內科,兒科等,收入相對低一些,美國本土的競爭者少,外國的申請者們往往會得到很多機會。而那些收入較高的科室,比如外科,面板科等,外國申請者的機會就會大幅降低了,基本上都不會超過百分之十。
而像神經外科這樣的頂級專業,錄用的比例就更少了。
田路能夠拿到八家醫院的面試機會,剛剛超過了申請數量的一半,這讓雷亢等人興奮的同時,也不由得大為羨慕!就拿雷亢本人來說,當初他申請住院醫師培訓職位的時候,也嘗試著投了十幾家醫院的普外專業,最後只拿到了兩家的面試機會,去打了個醬油。
根據雷亢的分析,田路只所以能夠拿到這麼多的機會,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nle考試的成績。田路的成績絕對屬於頂級之列,這在對方審查申請材料的時候,絕對是加分的因素之一。當然,能拿到這十四家醫院神經外科面試的機會,申請者們的成績都差不了,這一點田路的優勢並不算大。
第二個是田路的年齡。美國的醫學培養機制和國內不同,他們是四年醫學預科(大學本科),四年醫學院,八年之後才能去做住院醫師培訓,也就是說,申請者的年齡一般都在二十六七歲以上,有的甚至會在三十以上。在這一點上,剛剛二十四歲的田路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畢竟年齡越小,就意味著你的可塑性越強,也越有發展的潛力。
最後一個,也是田路最大的優勢,就是那三封超強的推薦信了。事實上,推薦信的重要性在某些方面遠超其他的因素。無論是弗朗西斯教授還是麥伯格教授,都是神經外科學界的知名人物,而卡特教授也是一家頂級醫院的外科主任,這三人的分量都足夠,給田路的申請材料加上了重重的砝碼。
有了雷亢的安慰,葉蘭的表情也稍微的輕鬆了一些,不過還是有些擔心的說道:“可是現在怎麼辦?田路的飛機是在三個小時以後,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坐飛機的話能行嗎?而且晚上就要面試了。。。。。。”
“先給我弄些藥吃吧。”
田路一揮手,乾脆的說道:“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只有四五十分鐘的路程,不礙事的。再者說,今天晚上只是面試前的晚餐會,出席的都是神經外科的住院醫師們,不是很重要的。”
今天田路要去面試的醫院是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中心,也是第一家給田路面試機會的醫院。或許是同為加州大學醫院的緣故,羅納德里根醫院的見習經歷以及卡特與弗朗西斯教授的推薦信,讓對方很痛快的第一時間就發出了面試郵件。
事已至此,無可奈何的葉蘭只好去找了一些感冒藥,讓田路吃下了。
雷亢搖了搖頭道:“田路,不管怎麼說,你以後還是注意身體才是。我覺得你應該去找一個自己喜歡的運動,平時多鍛鍊鍛鍊。將來去做了住院醫師的話,每週都要至少幹上八十個小時,沒一個好身體可是不行的!”
“嗯,師兄放心,我會注意的。”田路笑著答道。
田路的身體不算差,年輕力壯,很少生病。不過因為平時裡缺乏鍛鍊,加上老是熬夜,也絕對算不上好,尤其是在這個人種普遍高大的國度,顯得比較的瘦弱。
無論如何,田路雖然病了,但是面試一樣是要繼續參加。
吃過藥,又休息了一會兒之後,雷亢開車把田路送到了機場。頂著一顆昏昏沉沉的腦袋,田路坐上了飛往舊金山的飛機,迎向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的面試。。。。。。。
。。。。。。。。。。。。。。。。。。。。。。。。。。。。。。。。
好了,終於寫完了。
感覺很差,好幾天沒有碼字,一點兒感覺都沒有,而且推翻原來的稿子重新寫,一時間也有些不知道如何入手了。
今天不想繼續斷更,所以水一章放上去,或許幾天後感覺好一些會把這章重新修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