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幫助文件的說明,這個所謂的“住院醫師決策支援系統”,是未來的一個標準的商業系統,主要是為住院醫師提供決策支援。
實際上,這個“住院醫師決策支援系統”是“醫學生學習支援系統”的升級版,所以有像“基礎知識”,“醫學基礎”和“醫學實驗”這樣的為醫學生提供支援的分系統。當然,系統也可以繼續升級至“主治醫師決策支援系統”,“主任醫師決策支援系統”等更高階的版本。
升級田路當然是不用想的,不過能夠有醫學生學習支援系統的內容,對他來說卻是再實用不過了。
十個分系統,並不是每一個田路都能現在馬上使用。雖然是一個商業軟體,但是因為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在國家法規的硬性規定下,這個住院醫師決策支援系統還是對使用者做了一定的限制。
首先,必須要通讀“政策法規支援系統”的十百一十七個檔案,通讀之後才能使用除使用幫助支援系統外的其他系統。而且這所謂的通讀不是隨便一看而過,必須要認認真真的仔細閱讀,然後進行考試。
是開卷考試,但是卻有時間的限制!
也就是說,這一百一十七個檔案你必須要真正的看懂,至少找答案的時候知道要去哪裡找。。。。。。
其次,系統規定使用其他分系統必須也要循序漸進,只有透過了前面一個等級的考試之後才能進入下一個等級的分系統。按照使用說明,讀完了所有的政策法規,下一步必須透過“基礎知識支援系統”的考試,過關了才能進入“醫學基礎支援系統”和“醫學實驗支援系統”,再次過關,才能進入“臨床診斷支援系統”和“臨床操作支援系統”。
至於“臨床病歷支援系統”,“醫學文獻支援系統”和“科學研究支援系統”,除了開啟前面的分系統之外,還必須在獲取執業醫師資格證之後,才能真正的開啟。
如果僅僅如此的話,田路倒也不是不能理解,畢竟他也懂得蓋樓必須打好地基的道理,他現在是零基礎,那些分系統現在即使能進去,也只不過是新鮮一下而已,沒有什麼用的。真正讓他頭暈的,是幫助總則中的一句話:
“使用者在本系統的幫助下,透過十二年的認真學習,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執業醫師!”
十二年的認真學習?
說什麼呢?!
我讀的可是臨床五年制!
按照國家的規定,本科畢業加上一年工作經驗,最多六年就可以考執業醫師了!
十二年?
這要留多少級才行啊?
或者說,我考七次執業醫師考試才能透過?
你一個系統居然還會詛咒嗎?
田路的心裡突然有了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深吸了一口氣,認真的想了一下,田路心中忽然一動,想起好像剛才看到有一條似乎與這個有點兒關係,連忙掉頭,查詢起了前面看過的幫助檔案。很快,他便找到了一條:關於醫學生培養細則,請參見“政策法規支援系統”內“關於我國臨床醫學生培養細則的相關規定”。
沒什麼可說的,田路立刻便退出了幫助系統,閃身進入了“政策法規支援系統”。
同樣是一面牆的顯示屏,很快田路便找到了所謂的“關於我國臨床醫學生培養細則的相關規定”,認認真真的讀了一遍之後,一顆原本滾燙的心,馬上如同被塞進了冰箱的冷凍室,迅速的凝固了起來。
十二年!
真是十二年!
八十年後的臨床醫學生想要畢業,居然要讀整整十二年!
忽然間,田路暴怒起來!
姥姥!
你確定這是在培養一個普通的醫學生而不是臨床專家?
十二年連讀,比現在學制最長的臨床八年制還要多出了整整四年!
就算是用最笨的方式,讀完本科五年,接著讀完碩士三年和博士三年,也不過才十一年罷了,難道八十年後的醫學生必須博士畢業才能考執業醫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