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菜呢,其實大家應該很熟悉了,就是獅子頭。”
“但是這獅子頭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也是有不少講究的。”
“對肉的要求比較高,要三分肥肉七分瘦肉,這樣做出來的才好吃,口感更好。”
“還有將肉打碎也是很有講究的,不能用機器,這樣會降低肉的鮮美程度。”
“成型後的獅子頭,上勁和下鍋也很有學問。因為肉質比較鬆散,沒有像絞肉機做出來的那麼有粘性。”
“所以要來回的用雙手反覆摔實,以保證口感的筋道。下鍋後至少用文火加熱四個小時以上,湯汁始終保持著似開非開的狀態。”
“因為火一旦特別大,那這獅子頭就容易散開,變成了米粒湯。”
很多家庭主婦在看了葉秋的直播後,直接走進了廚房,開始了實踐。
葉秋的直播間比較特別,可以隨時回放,這讓跟著學做飯的人很方便反覆品味。
“第三道呢,相信大家應該也很熟悉,東坡肉!”
將捏好的獅子頭放在一邊,葉秋又開始了下一道菜的製作。
“這個我熟啊,昨天才請朋友吃了東坡肉,不得不說,真香啊!”
“沒錯,蘇東坡他老人家可是給後入留下了不少的財富,我覺得東坡肉就是最有價值的那個!”
“拉倒吧,一看樓上就是吃貨,蘇東坡可是大文豪,他的貢獻可大了去了。”
“行行行就你有文化,我閉嘴行了吧!”
看到直播間的爭執,葉秋並沒有理會,從冰箱裡拿出了一塊五花肉放到了案板上。
“東坡肉用的就是我手上這種五花肉,肥瘦相間,這樣做出來才會產生味醇汁厚,香糯酥爛,入口即化之感。”
“靠,五花肉啊,我的最愛!”
“就算不按東坡肉的做法來做,我也能炫一大碗!”
“五花肉才是yyds,怎麼做都好吃!”
“在秋哥手上,這肉估計能成精!”
“第四道,也是我這次做的最後一道,龍井蝦仁!”
“為什麼起這個名字呢?因為這道菜是用清明節前後新採摘的龍井茶,陪著鮮蝦仁炒制而成,是一道具有濃厚地方風味的地方菜。”
之所以想起來做這道菜,是因為葉秋前兩天翻倉庫的時候,找到了一壺龍井茶。
想了想,好想就是之前去旅遊的時候路過買的,日期也差不多是那個日期,拿來做龍井蝦仁正好。
“這道菜,據說是一位廚師,受了蘇東坡一首詞的啟發,靈感迸發創造出來的。”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選用醇香,味甜,色綠,形美的龍井茶和新鮮蝦仁烹製而成。這道菜成品以後,色如翡翠,透露出誘人的清香。”
“食用後清口開胃,堪稱一絕!”
聽著葉秋的介紹,已經將螢幕前的觀眾饞蟲都勾了出來。
“說得太好了,代入感太強了,我好像已經吃到了秋哥說的蝦仁,滿嘴的清香!”
“完了完了,晚上沒有吃太飽,現在已經開始餓了,秋哥太壞了!”
“不行了,開啟美團,開始點外賣!”
“但是看到秋哥做的飯,你們真的還能吃得下去那些外賣麼,差距也太大了吧!”
“那也沒辦法不是,反正我也沒親自吃過,趁現在還有胃口,趕緊點個外賣吃吃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