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微微頷首,批註一語道破此方主治。
寫完之後,楊德貴說:“那咱們可以交上去了吧?”
李可猶豫了一下,說:“多寫幾個吧,顯得咱看過書。”
“有道理。”楊德貴又開始翻後面的了。
李可說:“換一本吧。”
“對,這就算多看幾本了。”楊德貴挺上道。
李可又去隨手拿了一本,如法炮製。
其他人看見這兩人不停去拿書,他們也忍不住了,全去找書了。
“哎,你們!”楊德貴急的說不出話來,他頭一次感覺自己的智慧被剽竊了!
李可勸道:“算了,寫吧。”
楊德貴鬱憤地寫下丹參飲三個字:“一群跟屁蟲,找屁吃!”
看著上面兩個方子,李可點了點頭,他又看向正在討論的兩個大夫,又看看楊德貴。
方子是翻醫書抄的,還是出身最乾淨的楊德貴自己翻的,總不會有問題吧。
至於他們的建議,能不能用,會不會被大夫選中。那是大夫自己的事情,大夫自己會稽核。
就像高叢雲大夫前面勸楊德貴,讓他儘管出建議,用不用是大夫的事情,一旦選用了,責任是診所承擔。
李可剛安心,卻聽後面有人說:“這是甚字?葦莖湯?”
李可回頭看,見有人拿著《備急千金要方》在那裡翻。他稍稍皺眉,千金葦莖湯,這是治肺癰的。又不是治懸飲的,不合用啊。
楊德貴寫好之後,問:“哎,要不要再多寫幾個,他們都開始找書了,咱得從數量上取勝啊。”
“不……”李可剛想說不用,卻不知為何,千金葦莖湯幾個字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千金葦莖湯是治肺癰的,也就是西醫說的肺炎或者肺膿瘍等症。
肺癰,多是外邪從口鼻入侵,肺先受之。肺衛受邪,因此肺氣壅遏不宣,日久生熱,灼津為痰,痰阻肺絡,擁塞氣道,所以需要用千金葦莖湯來化痰逐淤。
而老太太懸飲的成因,也是因為肺氣不足,肺衛不宣,被外邪入侵,肺失宣通,肺絡阻滯,氣不布津,因此才造成飲邪停留胸脅的。
二者都是被外邪入侵,肺絡阻滯,只不過一個是痰,一個是飲。這二者極為類似,以前都是放在一起說的,到金元時期才逐漸分開發展論述,一直到《仁齋直指方》裡面才明確說痰濃稠,而飲清稀
痰有有形之邪和無形之邪的區分,飲都是有形的。
所以從病機的角度來說,是否也可以用千金葦莖湯來排她的懸飲呢?能排肺絡裡面的痰,怎麼就不能排飲了?
有些想法一起來,就很難再給磨滅下去了。
“咋了,咋了?”見李可不說話了,楊德貴又開始問了。
李可抬眼看一下前面兩位大夫,他們只管出建議就是,用不用兩個大夫會稽核的,他們經驗豐富一些。於是,李可便說:“再寫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