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中醫對便秘的病機分析就基本成熟了。
李可皺起了眉頭,有了思路,就知道該怎麼走了。
李俊和李母光看李可表演了,一下抬頭,一下低頭,一下皺眉,一下咂摸嘴的,兩人都不知道他在幹啥。
李可又看了一眼劉大夫,病歷很重要的一個意義就是排除錯誤選項。
初診時,用的是三物急備丸。
中醫治病講究,以偏糾偏。所謂平人者,不病也。人身體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下,是不會生病的。所以中藥的目的,就是用相反的效能去把身體的偏向給糾正到平衡的狀態。
三物急備丸是熱藥,治療的實寒沉積證。效果是先下後閉,頭暈更甚,渾身疼痛,治療失敗。
因此,不是實寒證,排除!
二診,用了承氣湯。
承氣湯為苦寒瀉下藥,治療裡實熱證。效果是便下傾斜如盆,而後再度閉塞。外加渾身冷痛,不得臥。治療失敗!
因此,不是裡熱證,排除!
三診,用了地黃湯。
地黃湯為滋補陰虛之證,是想以養陰潤之。但服用之後,卻是頭暈更甚,外加眼花,小腹疼痛,大便更加不下。治療失敗!
所以,不是陰虛,排除!
然後……然後……嗯?
李可頓時懵了,沒然後了,八綱擼完了!
說好的執簡馭繁呢,說好的天下萬病不離六經八綱呢?
李可傻了。
李俊和他老媽對視一眼,他哥怎麼一個人一臺戲啊?
李可懵了一會兒,才想到八綱裡面還有一個呢,表,難不成是表證未除?表證未除會導致便秘?
他父親有頭暈和身痛,也可以說是表證的表現,但僅靠此,是不能斷定的。
所以李可就想上前去給他父親摸摸脈。
但他又有些遲疑,中醫上的脈象有二十多種,他目前只掌握了最基礎的四種,浮沉遲數。
這是最容易上手的四種,不是李可不努力,而是確實沒這個條件,他是在坐牢,又不是去進修?
初學者怎麼才能學會脈診呢?跟師父一年,每天給來求診的病人診脈,師父診一遍,你再來一遍。一年之後,基本上就掌握了。前提是你師父要會脈診,第二個是來的病人不能太少。
但在獄裡,哪裡來的這種條件,你上哪兒去找病人啊?誰給你的權利去治病啊?
所以李可只學會了理論知識,老黃帶給李可的也只是醫學上的啟蒙。
對於初學者來說,浮沉遲數,四個脈,最好診斷。因為浮脈在表,輕輕碰上去,就能摸到了。按照《難經》的說法,叫脈在肉上行。
沉脈則是要用力按,《四診抉微》上說:沉行筋骨,重手乃得。
至於遲脈和數脈,會數數就成。
如果是表證的話,一般會表現出浮脈。浮脈主表。
李可是不擅長脈診的,但這裡不是有會的嘛,他問:“劉大夫,我爸是什麼脈象?”
劉三全鬆開了李父的手腕,道:“沉遲脈。”
李可臉抽抽了一下,沉脈主裡啊。
劉三全撓了撓頭。
李可也撓了撓頭。
然後兩人同時摸了摸下巴,眯著眼睛看著前方,神情茫然。
得,兩人全懵逼了,給整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