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張景惠的庇護,根本沒有受到一丁點的波及。
並且將整個吉林省的皮毛藥材生意,都被攥在了手裡。
要不然,熙洽也不會將自己的小女兒嫁給陳真。
雖然,這個下嫁的小女兒,是熙洽第十七房姨太太生的。
(熙洽身體真好!)
東京大本營為了加強經濟聯絡,在滿洲國和朝鮮,都是等價兌換。
1日元兌換1滿洲新幣!
這可給陳家這種大企業主們,提供了便利。
他們會將手裡的滿洲新幣兌換成日元,到南洋做生意,在哪裡日元可比袁大頭值錢多了。
生意做完之後,在用日元換袁大頭,一來一回,有一成的利潤。
在袁世凱時期,華夏就掀起一波留日熱潮。
原因無他,便宜!
1914年時,一日元的購買力相當於一個袁大頭。
當時袁世凱給公派留學生,每個月10塊大洋的生活補助。
加上家裡還會資助一點,所以出手十分闊綽。
花上2塊日元,就能僱傭一個東京鄉下貧苦女孩子,做一個月的侍女。
銀座的藝伎,包夜也只需要2塊日元。
不少日俄戰爭陣亡的軍官的遺孀,因為吃不上飯,就加入歌舞伎町,淪落風塵,靠身體養家。
袁世凱派出的留學生們,也是各顯其能。
老實人跟自己的下女結婚,能人跟醫生教授貴族的女兒結婚。
不學無術者,油頭粉面,整天研究泡學,在街上糾纏學生妹、和服人妻,無孔不入,無磚不撬。
成功率與臉的帥氣成正比。
日本女人貞操意識弱一些,就算長得醜,堅持每天上學路上搭訕,也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甚至堂堂侯爵的女兒,也會去歌舞伎町做援交,掙些生活費。
(資料來自於留東外史,這是本奇書,裡面將近代知名人物們的底,掀個通透,很有趣,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日本老電影,也反應日本在軍力最鼎盛的時候,百姓的日子過的並不好!)
(日本的經濟在二戰時,非常畸形,日本農民過得日子,跟當時中國農民相近,甚至還不如。)
松井康川小心翼翼地收起支票,解開警服的扣子,起身走向洗手間..
陳真坐在車上,手邊放著趙六安制定的甄別計劃。
不得不說,趙六安的確是個人才,只是把才能用錯地方了。
對自己的同胞,下死手,不是個東西。
這樣的人,不能留!
小安子透過後視鏡看向自家少爺,見到他眉頭上挑,就知道他沒憋好屁,應該是那個傢伙要倒黴。
“少爺,我出來的時候,大堂經理跟我說,松井那小子點了一桌上好的西餐,還要了兩瓶法國洋酒。”
“這單,咱們買嗎?”。
陳真冷笑一聲,開口說道:“買!當然要買!”
“不能因為這點小錢,前功盡棄,這些錢遲早從他身上在掙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