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
應天府紫禁城,東宮奉安殿,這裡是太子朱標與太子妃常氏日常所居之處。
只是今日的奉安殿內外,雖然宮女太監們依舊如往日那般忙碌,但行走間卻都是屏氣凝神,小心翼翼,生怕鬧出一絲大的動靜。
太子朱標就那般靜靜佇立在奉安殿側房門外,無視了東宮管事太監高成搬來的椅子,默默望著奉安殿內屋,面上還是如往常般的沉穩內斂。
只是那微微皺起的眉頭與那些許輕顫的雙手,都無不說明,此刻的他,內心究竟是多麼的不平靜。
雖說朱標如今歲數剛至二十,本應該就是朝氣蓬勃的年紀,但只因生長環境不同,朱標從小便跟在父皇朱元璋身旁,受其言傳身教,教導帝王之術,所以平日所為,俱是沉穩有度,已有一番上位者的氣勢。
只言此刻的朱標,與平日已大為不同,按理說以他的如今的地位城府,是不應該如此失態的。
可架不住自己與太子妃婚後三年,卻一直無所出,而自己後面幾個弟弟們,都已經開始長大,一個個也到了成親生子的年齡。
平日裡自己的父皇母后,也時常在耳邊催促,想要早日抱上皇孫。
終於在七個月之前,太子妃查出有孕,父皇母后俱是聞後大喜,當即便賞了東宮無數藥材珍寶,又給太子妃賜了幾個宮中擅長照顧人的嬤嬤。
如今七個月已過,太子妃即將生產,自己第一個孩子將要誕生於世,全無經驗之下,朱標的緊張自然是在所難免。
更何況,裡面已經發動了半天,還未有半點動靜,只時不時的傳來一聲女人撕心裂肺的尖叫,如此情況,自然更是讓他擔心。
“標兒,孩子可生下來了?”朱元璋剛剛與李善長鬍惟庸等人結束了朝堂議事,便行步如飛的趕到了奉安殿。
見皇帝來臨,東宮裡的宮女太監們都欲下跪行禮,卻被朱元璋揮手所阻,生怕鬧出大的動靜,驚了於屋內生產的太子妃常氏。
朱標見此,也未多言,只是苦笑的搖了搖頭:“美榮已經進去大半天了,母后如今也在裡面。”
朱元璋聞言不由眉頭微皺,臉上的擔憂之色也一閃而過,但看見朱標臉上的擔憂之色,心疼長子的他,不由出聲安慰道:“有你娘在一旁看著,美榮定能將這個孩子生下來,咱們在門外等著便好。”
“嗯。”朱標輕輕點頭,但心裡的擔憂卻未減分毫。
見此,朱元璋也不再言語,同朱標一起靜靜佇立在門口。
雖說只隔了一扇門,但這一道門,無論是朱元璋或是朱標,都覺得在那門中間,彷彿還隔著萬水千山。
殿裡的產房內,太子妃常氏一隻手緊緊的攥著身下的錦被,一隻手握住馬皇后柔荑,按照宮中產婆嬤嬤的話呼吸著,努力忍住不浪費力氣開口叫喊,但額頭上卻是早已佈滿汗水,原本秀美的容貌,更是變得有些扭曲。
太子妃常氏生的艱難,馬皇后在一旁也是跟著著急,就那樣蹲在旁邊,一邊握著常氏的手,一邊跟著穩婆不停的喊著:“美榮,使勁,再使點勁,孩子就快出來了。”
陣痛不時的傳來,常氏痛得臉色發白,渾身如被針扎般的難受,腹中更是劇痛欲裂,疼得她恨不得就這麼直接昏過去,不過想到腹中的孩子,卻到底是忍住了。
這是自己與太子婚後三年第一個孩子,他可能是大明未來最尊貴的人,也是大明皇室的根。